首页 将军难撩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将军难撩 第38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脸上蓦地一热,昨日她不过是觉得它能保暖,随手披在身上,哪是如卫驰所说的那般的喜欢。现下再看,只觉碍眼,玉腿一伸,沈鸢对着那件大氅狠踢了一脚,直将其踢落在地上。

下一刻,又觉自己好笑,自己怎么还和件衣裳置起气来了?

“吱呀”一声,房门被人推开。卫驰从外信步而入,走到榻边,一眼就看见眉眼带笑的沈鸢。

“心情很好?”卫驰看着她,眉尾上挑,心情似乎也跟着好了起来。

特意留下没走,原是怕她有情绪,想宽慰几句,不想她竟能坐着独自发笑,倒是他多虑了。

沈鸢面上神情一僵,下意识地拎起被角,蒙住自己的脸。此时此刻,她觉得自己还是不要说话的好。

卫驰只觉她是羞怯,面上笑意更浓。军中尚有事务需他前去处理,虽说延后一些时间也不打紧,但从小自律的习惯几乎已刻进骨子里,对自己近乎严苛的自制,卫驰尤其不喜欢自己做事的时候,被耽误时间。

但今日他自己睡迟了是真,刻意留下来等她醒也是真,确实因此耽误了些时间,但见她展颜,又见她娇羞,忽然觉得所有耽误的功夫都值得了。

“营中有事需去处理,我先走一步。”卫驰淡淡道。

沈鸢将自己捂在被子里,没有应声。

“今晚跟我回主院。”卫驰看向床榻上高高堆起的锦被,虽未得到回应,但知道她正听着,顿一下,又继续道,“否则,我还来。”

眼见堆起的锦被动了一下,卫驰提一下嘴角,没再说话,只转身推门而去。

**

临近巳时,卫驰方才策马到了城郊军营。

段奚清早从主帐外经过,得到的都是帐外守卫所言“将军未到”的回答。并非有多重要的事需要禀报,也并非来的太迟,只是从前将军皆是在辰时便到,有时甚至天才蒙蒙擦亮,将军便来了,如今日这般,临近巳时还不见人影,也没传口令给他的情况,实属少见。

段奚正在帐外徘徊着,仰头看了眼逐渐高升的日头,低头便看见卫驰大步走来的身影。

“将军。”段奚站定,随即抱拳行礼。

“有急事?”卫驰自段奚身边大步走过,看他一眼,脚步顿了一下。

“确有事禀报,但也算不上急。”段奚回道。

“进来说。”卫驰脚步未停,说完只掀起帐帘,迈入其中。

段奚愣了一下,说不上哪里不对劲,只觉将军今日说话的语气,好像格外温和,从前哪里对他说过“进来说”这样温和的话语,便连他以“安好”二字问候,都曾被将军驳斥过。

帐帘放下,卫驰的背影消失在帐外,段奚转念一想,昨日他们才从迦叶寺拖了一箱箱的银子过来,眼前困境解决了,将军心情好些自也正常。这才赶忙往前跟上,掀帘步入其中。

主帐内,卫驰先看了放在桌上的口供,是先前在迦叶寺内抓回的活口,两人皆已认罪。卫驰早知他二人是骨头轻的,那日血洗迦叶寺的那批人,身手虽好,但却并非死士,这样的一批人,看护院落可以,执行任务却差。一招得手还好,若失手,便极易泄露身份,此为大忌。

原以为萧彦此番只是为了追捕崔默,直到迦叶寺后山搜到大批官银,卫驰方才彻底弄明白萧彦如此铤而走险的原因。

不过一晚上的功夫,认罪速度远比他料想的要快得多,只是提供的证据并不算十分有用。以萧彦如今在陛下面前的得宠程度来看,这样的打斗追捕,他可轻而易举地找一个如“捉拿行凶刺客”之类的理由搪塞过去,宣文帝虽半信半疑,但也只会对萧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眼下重要的还是遗失在外的半本账簿。

“口供和两名活口派人押到大理寺,余下的事情交给刘戟处理便是。”

卫驰将口供放到一旁,看向段奚:“白鹤镇那头的情况如何了?”

段奚几次路过主帐,也是想禀报此事,听见卫驰发问,开口回道:“赵叔的讯问比较麻烦,既不会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也不识字,很难交流。”

“后来,拿了崔默画像给他辨认,问他认不认得崔默,他便点头,问他旁的事情,他只摇头,压根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可有试着让白鹤镇上的那家药铺伙计前去问话?”卫驰问道。

“叫了,”段奚回道,“那伙计十分配合,一言一行皆按我们吩咐的去做,但仍是半点东西都问不出来。”

“属下以为,崔默之所以找准赵叔家挖通地道,除了地陷的天然原因外,便是看中赵叔患有哑疾这一点,压根走漏不了消息,随意打发些银子便可收买。”

卫驰静静听着,这一点同他所料相近,赵叔不过是崔默心疾发作下的无奈选择而已。崔默或许致死都不知道,赵叔明明没有吐露一言一语,究竟如何泄露他的行踪的。

“你刚才说,药铺的伙计十分配合?”赵叔这头没什么有用的线索了,念头一转,卫驰又提到那家药铺。

“确是十分配合,未有推脱,也未有搪塞。”段奚如实道,去之前,将军曾言那伙计心思深沉,并不简单,叫他们对费些功夫同他周旋。可谁知,他们到药铺寻到人,亮明身份后,那伙计出奇的配合,不似扯谎,更不似有所隐瞒。

“许是我们镇北军在外的声名太响,民之所向嘛。”段奚摸了摸鼻子,笑道。

段奚所言的“民之所向”,卫驰自不认同:“我嘱咐你去查药铺的其他细节,办得怎么样了?”

“那间药铺名为玉康堂,据属下查到的消息,除了白鹤镇外,上京城、京郊其他几镇、甚至江南一带,都有他们的药铺。”段奚回道,“掌柜是苏州人士,不常露面,只是个普通商人罢了。”

一切似乎都说得通,那间药铺伙计某些行径虽有古怪,但归根结底还是对寻人有所助益的,卫驰没再继续往下追问,只转口道:“大理寺那边的情况如何?”

“刘大人仍带人在迦叶寺中,我们的人手亦跟随左右,暂时传回的消息是,案情进度一切正常,只是未发现有账簿。”

卫驰了然,颔首示意。

白鹤镇的事情交代完毕,段奚话锋一转,到了银子上:“将军,昨日从迦叶寺运回的银子,已在帐中放下,安排了人日夜看守。”

官银存放在镇北军驻扎的营地中,日夜看守也只是出于谨慎,若真有哪个不要命的敢来,别说乱刀砍死,便是剁成肉泥都有可能。段奚表面是禀报官银存放进度,实则是旁敲侧击地想提醒将军快些把钱分发下去,毕竟大家伙都穷了那么久,如今终于见到银子了,又近年关,哪个不想发了银子好好过个年。

卫驰自是听出了段奚的言外之意:“银子当然会发,但需有数、有度。”

段奚讪讪闭了嘴,先前下发军饷一事皆由户部官员负责,人数、银两数目皆记录在册,一清二楚。眼下户部之人在镇北军眼里自是不顶用了,且这笔银子是他们自己寻回、运回的,再由外人经手怕是不大合适。

但将军所言极是,军中各个都是穷了久的,哪个不想多得些,但银两数目若一旦出了错,往小了说,是账目不对,若有亏空,无法填补。往大了说,若叫底下兵士因彼此所得多少而生了嫌隙,那便是动摇军心。

这些事情,段奚先前自是从没想过,也是将军同他细细解释过后,他才慢慢明白过来的。

先前他只服将军身手好,头脑转得也快,还有独属于一军主帅的担当。自军中缺银,听完将军的一番话后,段奚又觉到了另一个境界,虽听着一知半解,还扯什么‘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绉绉句子,但并不应下段奚对将军的钦佩,那叫一个五体投地。

段奚点头,千言万语到嘴边至汇成一句:“将军说得对!”

话毕,转念一想,又试探开口道:“属下以为……沈姑娘她是不是,或许可以……帮上这个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