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舅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4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顾老侯爷将两个孩子一起抱入怀里,不禁悲从中来,抬头望天,他言辞恳切地乞求上苍,自太祖创业至今,腥风血雨这么多年,顾家得以幸存至今,可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遭逢灭门之灾。

百花弄沈宅。

沈缘,徽州人士,祖籍南岭,光武十二年进士,洪熙二年任钦州下辖泽县县丞,洪熙八年入京,任詹事府主簿。

詹事府主簿是个从七品的小官,却身为太子师,教导四书五经。皇帝封的那些一品二品的京城大员,太子太傅,太子少保之类的,都不过是名义上的虚职,这些达官贵人平日里出入宫廷,并不真正给太子上课。詹事府主簿品阶虽低,但一般都是从翰林院选拔德高望重才高八斗的能者当之。洪熙八年,经人举荐,年届五十的沈缘被一纸调令,从钦州泽县调入京城,到詹事府任职,教太子韩允漴读书认字。没错,彼时韩允漴流落民间多年,刚刚回东宫,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每个毛孔里都透着野性,仿佛未开化的小兽。

沈缘是个地地道道的读书人,自认天分不高,但勤能补拙,所以人到中年才考中进士,此后一直兢兢业业在地方上当个连品阶都没有的芝麻官。本来他这辈子大概也就这样了,升迁无门无路也无才,可是那一年阳春三月,泽县来了一位神仙样的少年郎,面貌俊美,学富五车,该少年游山玩水途经此地,帮官府智擒了一名狭路相逢的江洋大盗。两人机缘巧合之下成了忘年之交,此人便是梁青钰。

梁青钰对他有知遇之恩,说起来还挺好笑,一般都是年长的人对后辈多有提携,偏偏这世上有些人就是这样,不仅比你出身高贵,才学品貌还样样比你出色,简直教人望尘莫及。沈缘入了京又入了宫以后,才算真正开了眼界,接近了以前在话本史书里才有的核心人物。

现在,泱泱中华未来的命运就掌握在他的手中,史书里将浓墨重彩地留下自己写就的这一笔。

一念及此,沈缘就心潮澎湃。

抖抖索索地从袖中掏出绢帕,擦了擦额角的冷汗,沈缘强自镇定,立在廊下准备迎客。

他这私宅里,洒扫烹煮缝缝补补的全靠自家人,一个老仆都请不起,上有瞎眼老母,下有总角幼童,真正做到两袖清风,无愧于心。便是这处宅子,也是当年梁家赠与,他心中一千一万个不愿意,最后只说是借住,房契到底不肯收下。也幸好如此,当年梁家被牵连时,他未因结党营私而下狱。

太子被废以后迁往南宫,詹事府各人也闲下来,平日里领着一份微薄的俸禄,沈缘在京城里闭门度日,专心修书,连私塾里请他去当教书先生都婉拒了。

他一直在等,等太子回来的一天。

“沈大人!”来人未入其门,已经拱手作揖,老远地摇晃着手腕胳膊大步流星地走过来。

“孙大人!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孙虎一身飞鱼服还未及脱下,就这么穿着当差的官袍来了,不似拜访,倒似公务,况且这人与自己也并无私交。沈缘之所以认识他,是因为差不多一个月前他已经来过了,当时御前侍卫们冲入沈宅,将里里外外搜了个底朝天,什么也没搜到,便悻悻而去了。

搜查的当时,沈缘和孙虎也像这样坐在厅堂里,孙虎的手下们气焰嚣张,宛如凶神恶煞,孙虎本人却客客气气,恭恭敬敬地和他聊起了一个话题——士为知己者死。

沈缘非常干脆利落地说:“沈某平生并无什么知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