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随身空间:农女致富一把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60章 科研院又出新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凌月京都,科研院。

程海棠一回来,就一头扎进科研院,就连凌月皇帝她都没功夫去拜见。

眼镜的事情,程海棠急于告诉科研院的人,让他们抓紧时间行动起来,争取早一日完成。

程海棠前世虽然也近视,可是她对眼镜是怎么做的,还真没研究过。

那种超薄的镜片现在是别想做出来了,但是做最开始那种老的眼镜,通过凸透镜的原理让近视患者看清楚,应该还是不难的。

这件事唯一的难点,就是要试验,通过试验做出不同的眼镜,给不同近视程度的人使用。

什么验光配镜的,现在也做不到,只能做出不同等级的镜片,让那些近视的人自己佩戴来选择买什么样的眼镜吧。

程海棠把做眼镜的大至流程跟注意事项说了一下,剩下的事情就需要他们自己去研究了。

好在这两个月程海棠没在京都,除了先前布置下来的几个任务之外,科研院的人基本上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所以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

也因此,整个科研院在整体水平上都提高了一个层次。

程海棠再跟他们交待事情的时候,也觉得轻松了不少,跟他们一说,他们就很容易能听明白。

然后程海棠就简查了科研院这两个月的研究成果。

她走的时候,写了一份单子,上面的内容有制作玻璃保温瓶,还有几种新式的农具。

水稻良种就要在凌月全国大力推广了,这批新式农具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了这批农具,农民们在耕作方面能省下不少力气。

比如说插秧机。

之前插秧,必须农民们拿着稻苗,一根一根的插到地里,又慢又辛苦。

而插秧机做好之后,一次可以插一排,用时跟农民插一根秧苗的时间一样。

这样一来,用上插秧机之后,一个人一天就能完成他半个月的工作量。

农忙的时候需要抢收抢种,程海棠建议军队下田地,帮助农民进行抢收抢种工作。

但这不是根本的解决之法,最好的办法还是尽量节省劳动力。

程海棠建议调整农产业结构,将散户种田模式尽量变成农场经营的方式,也是为了自己做出农业生产工具之后,更好的推广。

不过这个时代百分之八九十的土地都集中在地主们手里,想要做农场,还算简单。

主要就是不许地主再将土地散包给农民,必须自己亲自经营。

如果不愿意经营想要承包出去的,也必须整个村庄为单位,整体承包。

散农户家的地要么承包给地主,要么承包给承包地主土地的人。

这样一来,农民反而成了“地主”。

不过不准农民再承包土地,程海棠也不是断了他们的活路。

新式水稻产量极高,所有种植新式水稻的农场,给农场干活的农民除了可以拿到工钱之外,还规定农场主必须将农场里十分之二的收成拿出来,给整个农场所有的农民一起分红。

不过农场主自己有权挑选自己满意的农民,那些想要偷奸耍滑的,不可能生存得下去。

当然,这些事情并不是绝对的,如果不愿意改变成农场的,这是他们的自由,是不可以勉强的。

但是有一条,不拥护农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愿意改变成集体农场的,不给良种水稻的种子。

眼看着一年就能打下六年的产量,谁那么傻,偏要跟大米对着干?

这一点倒是完全不用担心。

除了插秧机,还有除草机,水车等几样农产品。

程海棠给出了具体的图样,还有其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