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随身空间:农女致富一把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89章 出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有于光在,他们也不怕郭家再有人过来,程海棠难以招架。

再来就是还可以防着万一郭家狗急跳墙,来搞破坏。

不过一整个摘花季下来,郭家的人却再也没有来过一次。

一直到所有的金银花全都采摘下来,然后晒干,再由于光带走,送到县里于家的药材行,也没有发生任何事。

封禅一直要求程海棠要注意休息,也只早上太阳还不晒的时候让她下地摘点花,其余时间就不准她再下地,顶多就是在家帮着徐慧香给工人们做做饭,把家里收拾一下。

这段时间正是小麦收割的季节,这时候也没有收割机,需要人拿着镰刀,一把一把的把麦子割下来,扎成捆,再拉着车将扎成捆的小麦拉到打场的地里,赶着牛拉着的石滚在麦子上一遍一遍的碾压,将麦粒从麦穗里面碾压出来。

最后还得再扬个几遍,把麦粒中间的麦皮扬出去,等干净了再装进袋子里。

一个麦收季下来,怎么也得半个月往上了。

黄岭镇这边一般麦收后就会种玉米,到秋天收获。

若是灌溉条件好的,就会种水稻,一年两季都种水稻。

而水稻除了需要种在水田里,打出来的是大米之外,收割工序跟小麦是一样一样的。

种水稻的时候则是更麻烦,还需要提前育苗,再把水稻苗分栽进稻田里,比种小麦麻烦多了。

种这些庄稼,虽然又麻烦又累有,但相比之前的金银花品种,还是要好上很多的。

毕竟那时候的金银花太难摘了,而且不管你付出多少努力,都不可能全部收获的那种。

所以就算平均下来一亩地赚的更多,也不能种,因为一家几口全上阵,能伺候个二三亩地的金银花就算是了不起的了。

种田则不一样,就算是累点、辛苦一点,却可以多种几亩地,维持住一家的生计。

现在有了程海棠家这种金银花苗,两相对比之下,反倒是种植金银花苗更省力,赚的银子又多,除了摘花季之外,农闲的时候留老人小孩子在家看着自家的花苗,偶尔除除草什么的就行。

年轻人完全可以到镇上或者县上去做工,又可以增加一笔收入。

农村也有聪明人,很快就有人算清了这笔帐,不仅自己心动了,也要拉上亲戚邻居一起算这笔帐。

要种就大家一起种嘛,如果哪个村就单只有一两家种金银花的,又怕自家的苗苗被偷了,又怕万一出了啥事就只有他们一家吃亏。

若是能跟别人一起,倒是还能搭个伴。

于是,原本夏收之后就该秋种的农人们却没了动静。

程海棠原本是想着,夏收之后,最多就是打场的时候就该有人来买水车了,秋种后能浇一遍地,是来年丰收最大的保障。

为了这事儿,程海棠还跟封禅商量了。

可是封禅说什么也不愿意现在就出去卖水车,最终这个任务落在了程有福的身上。

水车配件也打了几十套,堆在程海棠家的小院子里,单等着人来买水车了。

因为水车生意一直没有动静,程海棠当下就觉得不对劲。

“封禅,咱们套上马车,出去转转?”程海棠跟封禅说。

封禅不解,程海棠朝他一笑,“这第二茬花都已经晾晒完毕,也都叫于光拉走了,下一茬还得等半个多月呢,咱们趁这个时间出去转转呗。”

正月里两人婚后出行那次,程海棠就哪动封禅,把自家的一辆马车改成了房车的样式,拉着一个建议的炉子,里面还有各种暗格,可以放食物、水、炊具等东西。

马车厢里还改成了一个简易的床,两人出行,一辆马车基本上解决了衣食住行所有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