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看你时自带滤镜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看你时自带滤镜 第10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你真这么想拍?”谭幼瑾忍不住问,“你什么时候看的这片子?”

“我读大二的时候。”他们马上要闹崩的前夕。他在网上扒到了这部短片。

谭幼瑾几乎要笑了:“你那时候眼光可高得很,怎么会看得上这种短片。”导演系没毕业的学生眼光最高,因为还没受到现实的打击,还没有完全认识到电影其实是一个风险艺术,拍摄时天气的变化甚至开拍前主角和他的恋人在电话里吵了一顿架都可能影响到片子的最终呈现。抱持着完美主义,戈达尔塔可夫斯基都能挑出毛病。竟能把她学生时的短片看入眼,也是奇怪。

“我好像也不知道为什么。”他第一眼看这短片很想当着她的面把她嘲笑一番,省得她有时候在他面前搭老师长辈的架子,然而奇怪的是,看着看着竟然看下去了。

谭幼瑾在心里重复了一遍于戡的话,不知道为什么,这倒是很像真话。

“但涉及到花钱,我还是要问一下为什么。尤其是电影这种费钱的大项目。”

“我喜欢这个故事。”一个演员整天扮演和自己性格截然相反的角色,后来甚至迷恋上了自己演的角色,觉得这就是理想中的自己,演技这样好,却招来批评“演什么都像他自己”,然而即使这样,生活里他也不愿意摘下面具,宁愿观众这么误会他。演员塑造角色,反过来也被角色塑造。

“为什么?”

于戡忍不住笑:“你可真是,喜欢就是喜欢,喜欢也需要问个为什么吗?你喜欢什么东西的时候,还要一边喜欢一边列理由吗?”只有不喜欢的时候,才会列出个一二三。

谭幼瑾相信他说的是真的,他可能真是被短片里的某一点戳中了,以至于对其他的缺点视而不见。就像他为了吃餐前面包买下整个套餐一样。但她不会为了餐前面包买下整个套餐。

“你找投资的时候,不也得找理由说服别人出钱吗?”拍电影和写剧本不是一回事,稍微制作精良的一点网络大电影,也要八位数。她不希望他不是一时冲动。

“那是另一回事。但我想对你说实话,那些临时找的理由跟喜欢就比起来根本就不值一提。”于戡又提起过去,“你当初投资我拍短片的时候,也列了一堆理由吗?”

谭幼瑾咳了一声,目光转向窗外,她确实列了一张表格,从分镜剧本到摄影剪辑全方面评估了一遍,最终认定基于于戡的才华,她应该把她有限的储蓄投资给他。这表格至今还保留在她的硬盘里。

于戡看着谭幼瑾笑:“你真列了一堆理由啊。能告诉理由都有什么吗?”

“投资电影前必须要做的评估。我想你也经过了许多次这种流程。”谭幼瑾的目光转向于戡,“你认为这个片子你找得着投资吗?如果投资人的想法和你不合,你准备怎么办?”

“那我就用自己的钱拍。”

谭幼瑾笑道:“你还记得吗?这里有一个前提,你刚才已经把你的最大资产——房子,交换了我的改编权?”他之前确实攒了不少钱,但终究是有限的。

【📢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 21 章

◎默契◎

“你再想想, 一个月后如果你还有兴趣,再跟我说这件事。”

出了餐厅,又回到摄像头下,于戡送谭幼瑾回家, 谭幼瑾没请于戡上去坐坐, 节目因此少了不少素材。但小编导也不能为了节目能剪辑出更多有效素材, 强迫谭幼瑾,她很清楚强迫也没用。发现于戡和她一样也有点儿失望, 小编导的失落才得到了缓解, 但镜头还来不及捕捉于戡的失望,他又换了张脸。

回到家, 谭幼瑾才发现手机上有三个未接电话,都是她母亲打来的。她又打过去, 母亲问她约会对象怎么样,谭幼瑾说了两个字:保密, 就把话题岔了过去。周主任不满道, 我又不会给你宣传出去, 你对我保什么密。好在周主任对她的约会对象不抱有什么希望, 也没再继续追问下去。周主任这次打电话主要是通知谭幼瑾, 她三姑家的表妹要结婚了,定在明年正月初六。

“你表妹希望你能够去参加她的婚礼, 她不好意思跟你说, 怕你不理她。”

谭幼瑾笑:“我有这么小气吗?”

表妹和她大学时的学业论文指导老师曾经闹过一阵恋爱,这老师比表妹大二十岁, 恋情维持了没多久就分手了, 里面固然离不开谭幼瑾姑姑姑父的努力, 跟谭幼瑾多少也有一点关系。

表妹恋爱的时候, 还在读大三,恋情暴露后,表妹把谭幼瑾当作同盟,认为价值观多元化的表姐会支持自己。结果谭幼瑾也和她的父母站在一起,反对师生恋,骂该老师没有师德,完全是利用阅历差在进行降维打击。甚至支持她父母去学术伦理委员会举报那老师。那人不想因为恋爱把事情闹大,就同表妹分了手,表妹对谭幼瑾非常失望,骂她是老古板,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联系她。

挂掉母亲的电话,谭幼瑾躺在床上看自己大三时拍的短片。又来了电话,是她表妹来的。表妹说话很小心翼翼,当谭幼瑾表示会去参加她的婚礼,她的声调才变得活泼起来,她对谭幼瑾说,幸亏你们当初阻止了我,否则不会有现在的幸福。

睡觉之前,谭幼瑾撕去了这天的日历,离录制结束又少了一天。

第二天早上起来,谭幼瑾刚醒,就看到于戡发给她的微信,让她看一下她的邮箱。微信是凌晨五点发的,谭幼瑾想,这人起得真早。她连着喝了大半杯咖啡,打开邮箱,下载附件,除了完整的评估报告电影预算还有前面的分镜头手稿。她坐在电脑前看于戡手绘的分镜头,时不时往嘴里灌咖啡,要不是闹钟提醒她要录节目,她会一直看下去。他的镜头语言确实比大三时的她高明多了。

她很佩服于戡,他一定把她的短片看了许多遍,才从这短片里提炼出了她的文字剧本,最终转换成了独属于他的镜头语言。她远不如于戡,自己拍的短片,就几十分钟,昨晚重看还做了许多心理建设。然而也可能是面对别人的失败,比面对自己的更容易。

于戡开车来接她,谭幼瑾一眼就看到了他跟以往不一样,戴了一副墨镜。她觉得有点儿奇怪,以前从来没见他戴过墨镜。

有摄像机在,于戡并没问她到底看不看他发给她的东西。他只对她说,早上好。

今天和昨天不一样,要凭对对方的了解程度获得今天的约会基金,这基金承担他们今天的中餐晚餐以及其他一切活动的经费。

编导告诉于戡,让他开车完全是破例,剩下时间不允许他再开车。接下来所有消费都要来自于他给自己挣的约会基金。因为油费很难衡量,所以建议他修改代步工具。

一共十个问题,谭幼瑾拿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对方第一次见你穿的外套是什么颜色。谭幼瑾记得是黑色。于是她在答题板上写了两个字:灰色。

第二个问题,对方对你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这个她确实忘了,并不是她有意假装不知道。于是谭幼瑾直接在答题卡上写忘记了,连猜都懒得猜。

第三个问题,对方在这几天接触里最常使用的口头禅是什么。谭幼瑾写下三个字:不知道。她写得很快,甚至连思考的时间都没留一点儿给自己。

一共十个问题,谭幼瑾猜测她大概答对了三道。

编导把分开的两个人请到一个房间里揭晓答案。谭幼瑾坐在于戡对面,他的墨镜还戴着。她有点儿好奇,想问问于戡是不是受伤了。

编导通过重放视频,揭晓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于戡第一题答对了,谭幼瑾倒不奇怪,因为这一天他给她拍了照片。他记得她的衣服颜色是什么并不奇怪。

第二个问题,于戡也答对了。

谭幼瑾想,于戡的场景再现能力确实不错。她之前一直很欣赏他这一点。

前三个问题答案揭晓,谭幼瑾三个全错。在她的衬托下,于戡的记忆力显得格外的好,好得像是他和节目组串通好了一样。

小编导短暂地为谭幼瑾尴尬了一下,看着答题卡笑道:“接下来我们看第四个问题。”

第四个问题,单独把于戡的眼睛截出来,和其他人的眼睛混在一起,让谭幼瑾猜哪双眼睛是于戡的。谭幼瑾觉得自己再答错,观察力就显得太低下了。

第五、六题和第四个问题差不多的,也是把于戡的五官单摘出来,和其他人的混在一起,让谭幼瑾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