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眉上伤疤颤了颤,看起来有些凶,声音冷硬道:“楼主不如想一想,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楼主翻了个白眼,撇撇嘴道:“切,没趣。”
隔壁包厢的李舟秋等人,自是不知龚海生同楼主的对话。
又听了三首曲,李舟秋的身子便有些撑不住了,几人没再多留。
回府的路上,李舟秋抵不住乏累,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看着她白得似张薄纸的面容,周江满隐约有种感觉,舟秋姐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
不止周江满有这种感觉,李舟秋亦是。
像是为了活着时能同周江满多经历些事情,李舟秋几乎每天都变着法的往外出。
周江满担忧她的身体,几次拒绝的话到了嘴边,但最终也没说出来。
秋冬交替之际,京城涌进来大批难民。
李舟秋听闻后,又喊着要去接济难民——她要设棚施粥。
但还不等她付诸行动,城南城北就冒出十多个施粥棚。
李舟秋有些遗憾。
看她抱着暖炉轻声叹气,一副没帮上忙的表情,周江满道:“那要不,我们开个学堂?”
李舟秋转头看她:“学堂?”
周江满颔首,道:“这些难民里,有的是因为老家遇到大旱或涝灾,家中颗粒无收不得已才出来,有的则是因为无田无家才四处流浪沦为难民。”
“有家的呢,等过完冬,天气变暖,还能再回去寻个营生。那流浪的,一没本事二没家园,还是只有继续流浪。”
李舟秋听得连连点头:“说得有道理。”
周江满说起这些时,声音不疾不徐,沉稳有度。
李舟秋知道她没说完,安静等着她的下文。
果然,周江满继续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难民没有谋生的本领,就算设再多的粥棚,也还是难民。”
“不如我们就设个学堂,年龄小些的,就去学堂学识字读书,至于年长的,就教他们谋生的本事。”
从主院出来后,周江满去隔壁院子找了教习她刺绣的刘嬷嬷,让她寻几个人来教习难民中的女子做女红。
甭管是绣还是制衣,学会了至少是个手艺,还能做点手工活养活自己。
刘嬷嬷听完周江满的话,满心动容,甚至还抹了抹眼角的湿润。
周江满哭笑不得:“嬷嬷哭什么?”
刘嬷嬷道:“老奴是感动的,长公主心怀百姓忧国忧民,还能设身处地为百姓所想,若是娘娘知道,定十分欣慰。”
周江满闻言,浅笑着移开目光。
心怀百姓吗?
她自己很清楚,她远没有那么伟大。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清楚李舟秋想看到她如此。
很长一段时间,李舟秋每逢精神好些,就会拉着她在外到处走。
不止看了枫叶去了花楼,还一起游了湖逛了灯会,甚至还在赌场赌了两把。
李舟秋像是生怕她走以后,周江满会对这个世界失去兴趣,所以在活着的时候,尽可能地带周江满热爱生活。
人活着,不止情情爱爱,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李舟秋喜欢看她积极又热血的做事情,周江满不忍让她失望。
不知不觉中,周江满的性情变得和李舟秋很相似。
李舟秋躺在躺椅上,费劲的回想着她以梅辞的身份初来长公主府时的情景。
当时的周江满满脸阴鸷,缩在书房的阴影中,像个披着人皮的厉鬼,皮下尽是阴暗狰狞。
第一次见面,小江满就要将她拖出去杖毙了。
想到此,李舟秋不由勾起唇笑。
她侧眸看了眼身边人,此时的周江满眼角眉梢透着温和,正缓声同清风说操办学堂的事宜。
周江满对此事是用了心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能亲为的都是亲自去操持的。
圣上听闻此事后,龙心大悦,当即拨了款,还将宫中的能人巧匠派来培训学堂先生。
两年前,京城中百姓提起当今长公主,哪个不缩缩脖子,唯恐一句不对就脑袋不保的样子?
但现在,长公主的美名传遍京城大大小小的角落,个个说起周江满都竖大拇指。
“长公主,学堂那边有事情找你。”有下人匆步来禀报。
学堂正在建,事情很多。
周江满看向李舟秋:“要一起过去吗?”
以往李舟秋都陪着周江满一起去的,她坐在马车上,远远看着周江满处理事情。
但今日,她身上乏累得很。
李舟秋撑起精神摇摇头,道:“我在家中等你回来。”
学堂施工灰尘也大,周江满也不强迫李舟秋一定要去。
她闻言颔首,上前摸了摸李舟秋怀中的暖炉,确认还是热乎的后,又掖了掖她身上的小被子。
小姑娘照顾李舟秋已经很熟练了。 ',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