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們醫院都穿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不止鄭院長,這個宿舍里所有的人都覺得頭疼。

「讓我想想。」鄭院長再次長嘆,怎麼會這樣難?

金老卻覺得:「醫院有四千多人,我們不能替他們做決定,投票?」

這種大事情上投票,很有可能造成無法化解的紛爭,說不定國都城還沒地震,系統任務還沒完成,醫院內部就鬧翻了天,發生無法預測的惡性事件。

百人百心,人性最經不起考驗,這件事不止兩難,而是處處難。

鄭院長一次又一次嘆氣:「讓我們都好好想想。」然後走出宿舍。

之後的每一天,國子監和太醫署的男生們奮力追趕落下的學習進度;太醫署的女生們在強化實踐之中,已經熟練掌握了婦科各種器械的使用方法。

太醫署的門診越發有名,排隊看病的百姓越來越多。

可是,如果發生大地震,永樂宮裡的所有人,國子監和太醫署,甚至醫院之前醫治過的所有病人,為自己、他人或大郢做過的所有努力都會化成一場空,失去所有的意義。

鄭院長、金老和兩位數據工程師,幾乎同時開始失眠,夢裡總是糾纏著關於地震的所有印象。

九月底,鄭院長和金老把「國都城可能發生大地震」的消息,發到了醫院醫護工作大群,單獨屏蔽了魏璋與景和帝。

大群瞬間像炸開了的油鍋,震驚之餘就是沉默。

鄭院長發起了群投票,直接分了「必須告知」「不必告知」「不知道」三種匿名選項,48小時過去,沒有一個人投票。

但醫護們日常下班的輕鬆像被攪散了一樣,每個人臉上的笑容都少了許多。

婦產科、皮膚科、口腔科和骨科四科醫護們更是如此,人總是與人接觸中產生印象和對話,憑直覺了解,從一個完全陌生的人,漸漸知道姓名和秉性,成為一個鮮活生動的、有識別度的人。

日常接觸越來越多,醫護也好,大郢的芸芸眾生也好,發現雙方都為了心中的平安喜樂而努力度過每一天。

如果國都城會大地震,那些努力就都是徒勞。

也許是等得太久,崔五娘又親自上山找鄭院長和金老。

鄭院長和金老卻下意識地想迴避,因為他們無法直視崔五娘滿是尊敬和期待的眼神,只能暫且回說:「還沒有最終的答案。」

第一次,崔五娘微笑著告辭;卻在之後的幾天,收到了崔家阿兄發來的詢問書信,不得不再次上山。

「欺騙」二字就這樣盤桓在鄭院長與金老的腦海和心頭,日復一日。

十月初十,鄭院長把「國都城可能發生大地震」的消息發到了全院大群里,仍然屏蔽魏璋與景和帝,是三個選項,以及可能對應的最終結局,再也回不去了。

大群里說什麼的都有,就像穿越前紛紛擾亂的網絡一樣,除了極少數人當場表示要回現代,更多人是「沉默的大多數。」

所有人都想回現代,可是回現代的關鍵是完成系統的六千人任務,沒有醫護人員,這個任務無法完成;醫護又無法坐視自己救過的病人們死於非命。

更重要的是,下山的醫護們面對無論颳風下雨都一大早來排隊的百姓們,內心的無力感與日俱增,甚至生怕自己一張嘴把大實話說出來:

「別治了,反正很可能突然就死了!」

成了一個無限循環,像無比巨大的陰影阻擋一切陽光。

這種時候,沒有人能獨善其身,沒人能置身事外,誰也說服不了誰,反覆虐心。

十月中旬,天氣已經很冷了,離池老預測的地震時間只剩一個多月,離回現代倒計時也只剩六十多天,該做出決定了。

因為預防地震有許多事情要做,通知晚了,準備不足,一樣會死很多人。

十月十八,鄭院長在醫患大群里放了群消息:「不能再拖了,請儘快做決定,少數服從多數。」

正在這時,刑警老秦說了一大段思路清奇的假設:「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山。病人死了,大郢亂了,完不成任務,我們回不去。」

「退一步來說,我們告訴大郢,他們不願意通知百姓,百姓知道了不願意用預防或避險措施,結果還是一樣。」

「我們終究只是過客,對大郢來說也許非常重要,但也許也不重要。畢竟,我們種花家自古多災多難,分分合合,窮兵黷武過,也被鐵蹄踏破過。」

「這個破系統就是看不得我們閒著,見不得我們舒服,出這樣的難題太特麼不是東西。那我們就選擇告訴,看他怎麼辦?反正我們在這裡也不愁吃喝,還倍受尊敬。」<="<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