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份收入,家人就能吃飽一些,想想就覺得這日子有奔頭。
時間總是在無聊的時候顯得格外漫長,而在興致勃勃的時候走得飛快。
也不知道國都城的鐵匠鋪是怎麼做到的?
傍晚時分,一輛又一輛牛車馬車上裝滿了訂製農具,用最快的速度送進桃莊。
別說桃莊的山民,司農寺的官員,就連農戶們都驚呆了,怎麼能這麼快?
有了稱手的農具,農戶們的幹勁兒更足了,雖然天色漸漸變黑,有「太陽能燈」和頭燈,不連夜整地就覺得對不住小徐農仙的秘術法寶。
主打一個誰都不願意休息,原因很簡單,太想知道播下這些種子,能長出什麼樣的農作物?
人多好幹活,接近子時,所有的地都已經整好,只等明天太陽曝曬,「小徐農仙」說是連續曝曬三日,以後蟲害也能少一些。
司農寺主簿奮筆疾書,這些可都是經驗呀,記下來,一個字都不能有漏或是有錯。
完工的農戶們顧不得一身臭汗,躺在簡易宿舍里睡得特別香。
……
按照小徐的經驗,這些新整的農田翻土曝曬了三日,就開始施底肥、播種、填土並一次性澆足水。
桃莊附近有山泉水形成的水塘,離村子不遠,所以澆水還算方便。
至此,「試種」大事暫時告一段落,接下來就是等種子發芽。
熬了好幾日的徐氏父子向司農寺官員告辭,準備先回宿舍待幾天,反正閒著無聊也可以坐「天梯」下來察看。
司農寺官員們跟著徐氏父子上山,到搶救大廳向潤和帝和老臣們呈上「飛來農經」的初稿,從選地及理由、整地成田的過程等等事宜,都詳細地記錄下來。
為的就是這些農作物形勢喜人以後,可以在整個大郢推廣。
另一方面,也非常明顯,這是上山邀功的。
潤和帝微微點頭,最喜歡這種實事求是、認真仔細的「邀功」了,說了「平身」和「退下」,望著司農寺官員們離去的背影,心裡頗有些感慨,更多的是期待。
老臣們翻過一遍初稿暗自心驚,他們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編出如此完整而真實的農經,只能感嘆後生可畏,再讚嘆太子選人的慧眼。
潤和帝忽然開口:「太子比孤厲害得多啊……」
老臣們又慌了,這話可怎麼接?
用虎父無犬子?還是用青出藍而勝於藍?
他們揣摸不透潤和帝這句話的多層含義,內心慌亂又忐忑。
潤和帝說完笑而不語,如果每句話都要細品弦外之音,那一日又一日該怎麼過?
第166章 飛來普通話考試
潤和帝愉快地閉目養神。
搶救大廳的老臣們絞盡腦汁地琢磨, 只是徒勞,乾脆與潤和帝一起閉著眼睛。
大廳里靜悄悄。
說來也怪,自從種子入土以後, 總是白天晴晚上雨, 這讓守在桃莊的農戶們連澆水的差事都省了。
小徐每天到桃莊轉悠一圈, 因為能做的都做了,接下來等出芽抽苗就急不來。順利的話,最快半個月能看到出芽;慢些的可能要一個月。
每天轉悠一圈不為其他,只是看看土裡有沒有出蟲, 出的什麼蟲,該如何防治?遇到有些棘手的問題還要拿出手機拍照留存。
但農戶們急啊,恨不得一晚上就能破土抽芽,於是, 小徐轉到哪裡,他們跟到哪裡, 主打一個盯到底。
當然,司農寺的官員們不甘示弱,每天拜託譯語人請教小徐農仙,一群「十萬個為什麼」。
一來二去的, 不止譯語人的翻譯水平日益精進,小徐也能說些大郢語。
尤其是官員們總結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度量轉換單位,當小徐回答畝產量時, 驚得他們個個眼冒金星,如果真的有這麼高產量,哦, 不,哪怕只有五成產量, 對大郢而言也已經是匪夷所思了。
還有一點,稻麥類需要脫粒去殼,但土豆和紅薯都不用,洗乾淨削皮煮食就可以吃,特別方便。<="<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