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年前,各星域間爆發了持續三百多年的大混戰,主供各種食材的第五星域遭受滅頂性的污染,差點餓死大半個聯盟的人,烹飪技術更是直接失傳了。
聯盟創建近百年後,才有人又從過去殘存的典籍中找出了些菜譜,重新撿起烹飪的手藝。
大約世事就是個輪迴,當初的星域居民曾經因為烹飪過程的繁瑣而將它拋棄,在吃了數百年的營養劑之後,再次吃到精心烹煮出的食物,立刻就被舌尖縈繞的那種複雜美妙到無法言喻的香氣征服了。
可惜由於食材有限,研究和會做的人更少,這種需要星廚親手烹製的菜餚已經成為『奢侈品』,只有極少數人才享用得起。菜譜也變成了僅存幾個星廚手上的珍貴資產,輕易不會示人。
隨著種植養殖產業的復原化研究和發展,掀起了第一輪追捧星廚的風潮和廚房復興運動,享用天然食材烹煮的食物,變成一種貴族風尚。但星廚數量實在太少,餐廳預約至少半年起步,少數幾個肯入駐世家為廚的,更是開出了天價。
星廚供不應求之下,九重星域許多有錢有閒的人跟風走進廚房,花大價錢跟星廚買菜譜,試著自己做。
菜譜售價昂貴,卻良莠不齊,許多人拿到菜譜也學不會,大失所望,甚至出現了很多假菜譜,一度又讓星廚的口碑降到冰點。最後,當時的幾位知名星廚聯合創建了庖廚公會,制定統一的評判標準,將星廚水平由低到高分為一刀到五刀,跟菜譜價格掛鉤,並表示會各自開班收徒,擴大星廚隊伍,才算是結束了這種混亂的狀態。
二十年之後,庖廚公會將評判標準擴展為每年一度的廚級考試,成為廚師行業最受認可的『通行證』。
整個聯盟,目前只有2位五刀級的星廚,其中一位是庖廚公會的前任會長,五年前卸任環星域旅行去了,一位受僱常駐在十大世家中的姚家。
四刀星廚的有8位,3位專注於自己的餐廳,2位在庖廚公會擔任正副會長職位,3位受僱常駐在十大世家中的幾家。
三刀的有297位,兩刀的有16255位,一刀的203678位,總共22萬出頭,雖說聯盟有些族群天生就對口腹之慾看得極淡,但相對於整個聯盟近千億的人口總數來說,星廚的數量的確少得可憐。
怪不得林森大叔有資格收徒弟,在廢星這種地方,能把徒弟帶到一刀,不是首席也至少是排名前幾了。
高級別的星廚地位『尊貴』,有許多比直播更簡單的變現方式,不屑於踏足這種領域,低級別的星廚手藝傳承自師父,手上本來就沒有幾個菜譜,得來不易,還要用作平時討生活的『資本』,更不會輕易拿出來『教』給別人,這就是美食直播間出現的大多都不是星廚,且菜式相對簡單的原因。
星廚的獨門菜譜不會外傳,但能查到名錄。祁歡好奇地查了查那些五刀四刀級大師聲名遠播的拿手好菜,然後沉默了。
名字有所區別,加上圖片很多還是可以大致映射上他熟悉的菜式,回鍋肉、芙蓉鮮蔬湯、上湯寬菜、煎餃、糖醋肋排、咖喱雞肉、蟹粉獅子頭、鹹魚雞粒炒飯、螞蟻上樹、炸醬麵、揚州炒飯、鯽魚豆腐湯、拔絲地瓜、地三鮮等等等等,都是家常菜,白菜甚至是醋溜白菜,而不是他想像中的國宴級別的開水白菜。
狹隘,時代和環境都不一樣,怎麼能用前世的標準評判現在呢,祁歡敲了敲自己的腦門,最難做的本來就是家常菜。
這也打亂了計畫,他最初的想法是把給人間食肆規劃的那些菜式直接搬到直播間,相當於開個在線店,優勢是在線線下可以聯動,除了可以多條在線銷售管道,也能為線下帶些客流。
現在他卻有些遲疑了,裡面有很多家常菜,直播的同時相當於公布了菜譜。他來自 於一個大家都樂於分享,菜譜滿天飛的時代,他享受下廚的過程,也相信廚藝技術比菜譜更重要,所以原本覺得公布菜譜無所謂。
可是以聯盟目前的狀況來看,那些菜很多會跟廚師們手上的菜譜撞車,雖然未必與他們手上的完全一樣,但大同小異,如果他真的『火』了,會不會砸掉一批低刀級星廚的飯碗,比如倫多?
思來想去,他最後還是決定直播間和線下店面分離,直播間做些複雜菜式或者古菜譜的改良版,一來相對生僻,與那些廚師手上現有的菜譜『查重』概率低,二來獨特的東西更有噱頭,三來複雜度高,就算看了也很難拷貝,即便真被覆制出來也不會影響別人。
當然,祁歡對賣菜譜也非常心動,但他現在別說沒知名度,甚至連廚級證都還沒考,想賣也沒人會買單。
每天忙忙碌碌,轉眼就過去了二十四天。祁歡牢記著出院那天護士的叮囑,第二十五天特意沒開早市,直接趕去了醫療區。
醫生說他的手臂恢復得還可以,再做個C級改造塑形,加強下骨骼強度,然後換個簡易外骨骼支架,讓手臂逐漸適應恢復個十天,就能恢復如初。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