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她與駙馬的二三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時有人敲門,「瑜娘子,外面有人找您,說是來商議使團事情的。」

「知道了,你先把人帶去臨街茶館坐一會,」馮妙瑜說,家裡太小實在沒有能見人的地方,「我一會就過去。」

那人應諾下去了。

「謝隨?」馮妙瑜喚他。

謝隨在她身前嚴嚴實實擋著,還摁著她的手……她實在沒法出去。

謝隨沉默不語。

馮妙瑜只好輕輕搡了謝隨一下,蜻蜓點水似的。生怕下手重了害他傷口裂開,好叫他又有藉口在她這理直氣壯地賴個一年半載。

某種意義上,她可太了解他了。

「不會變的。為你做這些都是我心甘情願,我不會後悔,所以也不會有你說的那一天。」謝隨悶聲道。

「以後的事情,有誰知道呢。」馮妙瑜就說。

——

一個月後,馮妙瑜帶著使團正式出使巫陽。

一行人浩浩蕩蕩走了七日,一路上舟車勞頓,終於在這日暮色四合時分看到了裊裊升起的炊煙。

「那就是銅鈴關了。」林修遠手指著西邊對馮妙瑜說。

過了銅鈴關就是巫陽的國都了。

血色夕陽緩緩落下,道路盡頭,兩座高聳入雲的山峰之間是一座高約三丈的巨大銅門,銅鈴聲清脆悅耳。這裡就是銅鈴關了,想來當年妙瑤也是從這裡告別故土進入巫陽,馮妙瑜內心慨嘆激盪,駐馬在原地眺望了許久,才命使團繼續前行。

銅門下是兩列足有數百人的儀仗,沉悶的號角聲在群山間迴蕩,儀仗單手貼胸以蠻族禮節向馮妙瑜一行人行了禮,馮妙瑜等人亦以中原禮節還禮。從長長的儀仗隊伍中間穿過後,有個衣著華麗的蠻族人站在門後迎接他們。

「歡迎諸位。在下巫陽宰輔言雁棲,奉王命前來迎接各位。不知哪位大人是大梁的特使」

「是我。」馮妙瑜上前一步,又簡要向他介紹了使團的成員。

雖說結盟之事如今只是走走過場,但大梁竟派了一個女子前來議和。言雁棲動了動鬍子,不由有些好奇的多看了馮妙瑜兩眼。

「即使是使臣,按我們的慣例在入銅鈴關後是要搜身檢查的。這次我們相信大梁的誠意,所以破例就不對各位大人搜身了。使團的其他人自然有下面的人招待。特使大人,林將軍,您二位請隨我來。」

新任巫陽王万俟聞早就備好了美酒佳肴在寶帳中設宴款待馮妙瑜等人。縱使馮妙瑜長年生活在離巫陽千里之外的盛京,也曾聽聞過這位巫陽王的名號。知道他和謝隨年紀差不多,可帳簾掀開,主位上坐著的人卻是滿頭白髮,滿面死氣沉沉的平靜——若不是那張臉和記憶中的阿蠻有八分相似,馮妙瑜會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見錯了人。

酒過三巡,熱鬧的氣氛便漸漸淡了,万俟聞揮手命宴席間的樂師舞姬閒雜人等退下。盟書的內容雙方早就定下來了,万俟聞接過來細細讀了一遍,很平靜地提筆簽下自己的名字。

「諸位遠道而來,一路上辛苦了,不過在去營帳休息之前,不知特使大人可否願意賞光陪本王出去走走?來一趟不容易,我想你也許會想順路祭拜一下故人。」万俟聞說。

「多謝大王美意,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馮妙瑜點點頭,她轉頭看了眼林修遠,「這位是林修遠林將軍,大王能允許他和我一起前去嗎?」

万俟聞冷冷地望著林修遠。

「原來就是你,」万俟聞咬牙,「你應該慶幸你今天是以大梁使臣的身份坐在這裡的。不然,我現在就會拔刀砍了你的腦袋,好給我妹妹陪葬——」

這時候奉命去取風燈的蠻族官員回來了,万俟聞恨恨剜林修遠一眼,隨即又恢復了那種死一般的平靜。他收聲站起來,「走吧。」

「這裡平日只有巫陽的王族以及王族親眷才能進入,今天帶你們進來,說起來倒也不算破例。」

万俟聞的聲音在空曠的空間迴蕩。

妙瑤死在蠻族內部的動亂之中,阿蠻死在千里之外的盛京,都是屍骨無存,因此在這裡的只是兩衣冠冢。蠻地喪葬風俗與中原迥異,馮妙瑜也沒想過入鄉隨俗什麼的,就按中原風俗準備了妙瑤生前愛吃的糕點水果。其實過來的路上她想了很多要和妙瑤說的話,可到了這個時候,卻詞窮到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馮妙瑜擦去了石碑上的薄灰。石碑上刻有前王妃馮妙瑤的肖像,大抵是万俟聞命人雕刻的吧。雕刻者顯然沒有見過馮妙瑤本人,深邃的眼窩,尖尖的下巴……四不像的模樣,妙瑤要是看見了自己被人雕刻成這樣只怕要氣得從地下跑出來罵人。她不知道說什麼,就靜靜坐在馮妙瑤身邊,耳邊隱隱約約傳來細碎的嗚咽聲。是風聲?或者是林修遠的聲音。畢竟眼下墓室里也只有他們兩人。<="<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