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簡單,我需要賑災糧。
整個宣新府大家族明白過來。
薛明成確實有所準備,想要延遲摘牌時間,給他們調整跟補充的機會,那就要付出代價。
這代價,就是幫薛明成弄到賑災糧。
等於說,用錢換自家作坊園。
雖說不是確保作坊園能留下來,可只要給了時間,就能朝著作坊園的要求努力。
而且人家作坊園的要求雖然嚴苛,認真照做,卻能良性發展,無論怎麼看都是不虧的。
就在各家商議之時,有個極為敏銳的官員道:「工業作坊園的評估組,是什麼時候來江南的?」
是在賑災隊伍來之前。
不對,是在確定賑災欽差為紀楚,薛明成之後的。
不管是賑災隊伍,還是那評估組,都在京城碰過面。
所以,這是朝廷早就計劃好的?!
朝廷確實要整頓亂象頻出的作坊園,但也不會完全扼殺。
乾脆借著評估的名義,既是整頓,也是促進發展。
而其中的中間地帶,則完全留給了賑災。
你們不能只享受朝廷的好處,享受紀楚也好,朝廷也好,帶來的工業作坊園。
也要為其他地方付出一些。
這低價的賑災糧,就是代價。
用低價糧食,換一個真正的作坊園。
這買賣,其實很划算。
划算到任何一個作坊園老闆都會心動。
各家還在商議的時候。
那評估隊伍里的劉寶愈劉大人還道:「做的一堆垃圾,要不是看在紀楚的名字上,全都給關停了。」
???
劉大人?!
這不合適吧。
周大人也道:「已經給了機會,倘若不抓住,那就太不合適了。」
這話過於文雅,翻譯一下,不要給臉不要臉。
天下有災,你們本來就要出賑災糧,好好商議還不給,那就等著紀楚來吧。
事實上,紀楚在中原賑災的影響力,已經傳到沒受災的其他地方。
各地百姓,都有陸陸續續離開家鄉的存在。
而且跟著逃荒隊伍過去,路上還更安全。
別人就算了。
你周大人跟紀楚不是有仇嗎?
怎麼還這樣做事?
有人問到周大人跟前,他只能捏著鼻子道:「本官對事不對人。」
這話說的,好像真的跟紀楚有矛盾一樣。
實際稍微想想,其實過於模稜兩可了。
不少人只覺得他們輕敵。
沒想到評估組跟賑災的人,竟然穿一條褲子。
早知道他們目的相同,當初就不會讓評估組來得那樣順利。
誰能想到,跟紀楚關係不好的周大人,同樣是計劃一環。
看著他們討論,周大人心道,紀楚辛辛苦苦托人給他做的上好畫筆還在家裡了。
這些事情趕緊處理完,他也好趕緊回去畫畫。
要說之前,周大人還覺得他的名聲被棉花拖累。
最近幾年反而無所謂了。
在工業作坊園以及賑災上甚至有大用,更讓他覺得無比淡然。
此事磨鍊他的心性跟意志,只覺得外面風言風語的十分可笑。
還不如學紀楚那樣,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誰還會在意外界的看法。
有這兩者配合。
再加上即將要接受評估的工業作坊園,低價糧食很快主動送到薛明成手中。
至於那些已經被摘牌的?
不好意思,沒機會了,摘了之後,三年之內不准接受評估。
這個條例一出,跑過來送糧的人更多了。
我們送糧!
給我們作坊園一點時間,讓我們好好整改啊。
薛明成看著宣新府眾人臉色變化之大,在此地的怨氣也少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