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村里村外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倒是那個梳著羊角辮的女童,小小年紀,便有了幾分貞靜的淑女風範。

看到她,我想起了家裡黑黢黢的秋妹——

該說不說,若論打架,我妹妹那是贏定了。

京城一趟,我家收穫頗豐。

周姨娘給了十兩銀子和五六件舊衣裳,國公夫人給了三十兩銀子和幾大包的糕點、乾果、茶葉、綢緞、藥材和肉乾。

國公府的少夫人——那對鳳胎的娘,聽說我娘即將臨盆,不僅給了一包袱孩童的舊衣裳和舊玩具,還特意讓婆子包了兩粒婦人生產時的保命丹。

對了,少夫人還送了我一個精美的黑漆木匣,那匣子上還雕著花呢。

「春妹過幾年該及笄了,這幾件首飾權當為她提前添添喜氣吧。」

臨行前,她站在院中的海棠樹下,衣衫翩翩、輕音款款地道。

少夫人長得可真美,一張鵝蛋臉上有著兩道彎彎的柳葉眉。

可她到底有多美,我小小年紀,說不清楚,只是在內心隱約覺得,大概天庭的仙女也不過如此吧。

我奶又要拉著我磕頭,少夫人卻急忙將我托起:「不值什麼的,切莫如此。」

離府時,周姨娘命婆子為我們雇了輛馬車,但我奶哪裡捨得,馬車剛到城門,她就退了馬車,改雇了一輛破舊的驢車。

如此,又省了幾十文錢。

這幾十文錢,可以買上四五斗糧食了。

如果不是從國公府帶來的東西太多,我奶連驢車都不會雇。

回到家已經是深夜,爹娘看著半車的秋風,喜憂參半,喜的是冬天不會餓肚子了,憂的是不知該如何還這般大的人情。

四十兩銀子,於我家而言,已然算是巨款。

我奶想用這些銀子去做點小生意,我爹卻想買糧食,剩餘的銀子悄悄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咱就是土裡刨食的泥腿子,做哪門子生意?!你們瞧村東頭的王五,去年在鎮上開了個綢緞鋪,今年已經窮得要飯吃了。」

我奶氣得直跳腳:「那你怎麼不瞧瞧村西頭的李根,人家靠著賣炊餅都娶上媳婦了,還有陳東和趙四,哪個不是做生意發的家?你就天天盯著那沒出息的,咋不跟有出息的比?真跟你那死爹一模一樣的!」

我爹挨了罵,不吭聲,又犯倔轉身去田裡忙活了。

我娘是個軟性子,她夾在自家男人和婆母之間左右為難,只能習慣性地勸我奶:「娘,您別跟孩他爹一般見識,您,就聽他的吧。」

「哎——」

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雖然我奶不甘不願,最終卻也只能聽她唯一的倔兒子的話。

靠著國公府的恩典,那個冬天,我們全家不僅沒有挨餓,在鄉鄰餓肚子時,我奶還偷偷拿出了幾斗糧食,讓他們給孩子熬粥喝。

桃水村的人就這麼飢一頓飽一頓地熬到了第二年,幸好第二年風調雨順,莊戶人的日子又緩了過來。

在這期間,我娘生下了冬寶,我們陳家終於有後了。

因為我娘已經不再年輕,生產時頗吃了些苦頭,若沒有國公府少夫人給的保命丹,或許我娘和我弟弟的命都保不住。

所以,當新鮮的瓜果蔬菜摘下來時,我奶又去了國公府一趟。

因為國公夫人隨口說了一句「我就愛吃莊稼人自己種的菜」,我奶就深深記在了心裡。

當然,國公府還是那麼憐貧濟困,我奶回來時,沒空著手。

日子就這般又過了兩年,一晃,我十三歲了。

冬寶會走了,秋妹打架更凶了,我也已經像個大人一般,開始操持家務事了。

莊稼人的孩子在慢慢長大,皇家的孩子也是一樣。

當今皇上膝下有六個兒子,除了大皇子出身低,沒有爭儲之心;六皇子還在襁褓之中,沒有奪位之能,其餘四個皇子,都對皇位躍躍欲試。

其中,三皇子一向有「賢德」之名,聽說私下裡還結交了許多有實權的大臣。

這些傳聞,我都是聽來桃水村賣糖葫蘆的劉大哥說的。

劉大哥這個人最是八卦,他每次一來,全村的人都圍著他,聽他講外面的新鮮事,就憑著這張嘴,他不僅蓋起了三間房,還娶了一個賢惠的好媳婦。

秋日裡的一天,他又挑著擔子來了,這次他帶來了一個更新鮮的八卦。

「三皇子被皇帝圈禁,與他交好的興國公府被抄家了!」

給冬寶買完糖葫蘆,我轉身剛要走,卻在聽到這個消息後,陡然雙腿發麻,竟是半步都移不開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