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主母被聽心聲,滿門炮灰擺爛吃瓜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三老夫人不管兒子死活,自已吃瓜開心就好,一直哈哈大笑個不停。

杜氏見蘇淺淺終於又會笑了,暗暗鬆口氣。

她在北疆見慣了將士們的生死,雖然也會難過,但是更容易看開了,蘇淺淺卻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的情形,難免陷在悲傷里無法自拔。

這幾日看著蘇淺淺鬱悶的樣子,杜氏沒有勸,只能讓她自已想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已的使命,為了服從命令付出生命,在軍中之人來說是本分。

又過了三天,西京城雪霽風停。

乾徳帝下旨商戶和農戶免徵三月賦稅,以彌補雪災造成的損失,同時征民夫對災後的城區清理修繕,受傷或是因雪災不及救治身死的百姓,其家人可以領賑災糧和撫恤銀兩。

百姓們歡欣鼓舞,代皇帝撫恤百姓的太子和襄王,一時間深受百姓崇敬,襄王因此在眾皇子間脫穎而出。

可是這樣的萬民稱頌不過四五天,西京城外迎來了第一批災民。

他們有的傷殘有的戴孝,還有的拖著幼小的孩子,一股腦兒涌到西京城。

城門上的守衛急忙攔住,上報了巡城司,巡城司又急忙報給皇帝,皇帝命徐國公帶禁軍衛查看詳情,不久後徐國公回來報:

「這是距離西京最近的山野鄉民,雪災讓他們死傷不少,來的多半是房屋倒塌,無法再生活下去的災民。」

「為何會有未被提前預警的災民?」乾徳帝臉色微沉。

「許是有不及告知的災民,陛下放心,臣已經安撫過了,忠勇伯府的公子在城外也設了粥棚,那些災民留在城外,以免進城引起百姓慌亂。」

徐國公沉聲回道。

「要將他們妥善安置,不可造成民亂。」乾德帝點頭叮囑一句。

徐國公領旨退下。

可是第二日,第三日,越來越多的災民來到西京城外,齊大公子的粥棚已經接待不過來,飢餓的災民在吃不到施粥後,怒而衝擊城門。

「你不是說已經安撫好了嗎?」乾德帝冷聲質問徐國公,徐國公無奈道:

「陛下,之前災民臣確是安撫了,可是後來災民太多,臣已經回自家府里去運米做粥,誰知周國公……」

徐國公一臉委屈,卻沒有接著說下去。

「周國公如何?」乾徳帝追問。

「周國公在城頭安撫災民,卻刺激得災民狂怒,怨陛下不顧百姓安危,只守西京一座城池。」

賀連笙這兩日跟隨襄王賑災,見徐國公為難,接著說道。

「盧冠霖,賀連笙,你們說這話是何意?災民涌到西京群情激憤,本應開城門放進城再施以安撫,為何要將其攔在城外,任災民怨氣激增?」

周國公滿面怒容,指著徐國公和賀連笙。

「中流兄,災民入城會引起城中百姓恐慌,此事是經陛下允準的,中流兄怎可指摘陛下……陛下不要怪罪中流,他天性耿直直言不諱,絕沒有對陛下旨意違拗的意思。」

徐國公趕緊替周國公解釋。

「盧冠霖!你莫要假惺惺,你應知民怨沸騰會是何等後果,還慫恿陛下加深災民怨憤,到底是何居心?」

周國公怒不可遏,衝到徐國公面前揪住他官袍的領子。

「中流,何必如此呢?都是多年故交,你二人還是姻親,何必為些許小事爭執,但聽陛下吩咐便是。」

煊國公這時站出來打圓場,一副老好人的模樣。

「正是,中流兄,你我同朝為臣,都是為了陛下和社稷百姓,若是我哪裡做錯與中流兄告罪,莫要再計較,還是先安撫了百姓才是。」

徐國公忍讓地拱手,這一讓更顯得周國公沒有容人之量。

「好啦,太子今日還有要事處理,雲堇過去看看,務必使民眾憤怒平息,以免將事態擴大。」

乾徳帝不耐地阻止了周國公的反駁,轉頭吩咐襄王李雲堇,襄王領旨出去。

「武寧侯和他的皇城衛何在?難道沒有在城門處護衛?」乾徳帝忽然想起沒有見到秦含璋。

「啟稟陛下,武寧侯今日並沒有去城門,城門處也沒有護衛在值守,聽聞武寧侯退朝後就回了侯府。」

賀連笙面無表情地回話。

第419章 同盟

「回到侯府?難道他不知城外災民為患,竟然在此時偷閒?」

乾德帝辨不出喜怒地說道。

「陛下,武寧侯並非不知輕重的人,此時正是用人之際,斷不會躲清閒的,待臣去武寧侯府問一問,請武寧侯來回稟陛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