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天早上,老夫人帶著仨兒媳給準備了醬肉包,按照人頭做的,一人一個。
蕭勤就沒吃,出門前,把肉包子放在蘇還丹左側的炕桌上,兩口子起床時間不一樣,等蘇還丹醒來發現醬肉包的時候,蕭勤已經進了軍營,開始練陣型。
別以為步兵是一窩蜂衝上去的,人家也是十幾個人一個小作戰單位,衝殺也是講究方式方法的,這個衝殺陣型就需要平日勤加練習,好培養彼此之間的默契。
是否贏了這一戰,是將領們操心和在意的事兒。
大頭兵只考慮三個問題:
第一,能不能活著回來。
第二,儘可能輕傷回來。
第三,傷的太重時,拉一個墊背的,一命換一命,賺一份兒撫恤金讓家裡人能喘口氣活下去。
蕭家男丁長的都不差,容貌最出色的就是蕭勤了。
可軍營里,別看蕭家如今是罪籍,軍營上下誰都不敢對蕭家男丁動歪心思。
將領們,不參合政治和站隊問題的時候,相處起來,其實很簡單,也直來直去,蕭家五代人鎮守西南,西南那邊兒那麼多的苗寨、氏族,都怕蕭家人,西南一直很安定,西北這邊兒才能一直跟勇猛殘暴的韃子死磕。
對於蕭家人,將領們是敬重的。
對於軍營里的大兵們來說,蕭家人同樣受他們敬重,甚至是敬畏的。
蕭家為什麼流放?
西北這邊兒都傳遍了,為了阻止昏君拿軍餉去享樂,這樣的蕭家人,西北軍民怎麼可能不敬重?
沒了軍餉,邊境守不住,遭殃不還是西北人?
所以,軍營里,蕭勤兄弟幾個還真沒碰上什麼噁心事兒。
甚至還因為蘇還丹的原因,在底層大頭兵群體裡,蕭家人還挺受照顧。
這樣的現狀持續到冰雪把西北整個覆蓋住,韃子們也不敢走出草原來搶掠的時候。
冬休了。
那蕭家男丁也閒不下來,冬季停戰的這段時間,不管外面是否冰封,該修補城牆和防禦工事的時候,蕭家這種罪籍,都要上陣的。
修補衣服的活兒也停了,畢竟衣服多是作戰時候弄破的,如今停戰時期,女人們還想靠著修補衣服混勞役完全不可能。
蕭家女眷們,如今跟丈夫們一起上工。
蘇還丹最舒坦,不用干力氣活兒,修繕哪裡,就在哪裡給她找個暖和的地方,炭盆供應著,熱水喝著,午飯看不見素菜,分量十足。
看診的人照舊沒有單獨給錢的,大家都是合起來出一份兒葷菜充做診金,畢竟都是軍戶,說起來也沒多少錢。
只是能力所能及的照顧蘇還丹以及蕭家人。
蕭家人幹的永遠是最輕鬆的活兒,吃午飯還能去蘇還丹看診的屋子,喝點兒熱水,跟著吃幾口肉。
「流放來西北的罪籍,還能過這樣的日子,你們要記得勤哥兒家的恩惠。」老夫人在年三十吃團圓飯的日子裡,這麼跟蕭家婦說的。
蘇還丹:……
當眾這麼說,好羞澀的感覺啊!
第181章 流放邊疆15
感恩,感恩,怎麼可能不知道感恩。
只是團圓飯本該一家和樂的日子,蘇還丹本以為蕭家如今暫時安定下來,今日也該是歡樂的時刻,哪知道老夫人前腳夸完她,後腳就衝著李氏冷冷的喊了一聲「跪下」。
李氏是二房的長媳,她夫君蕭淵是蕭勤的四哥。
二房蕭淵排行老四,娶妻李氏。
蕭涵排行老六,娶妻盧氏。
蕭澤排行老七,娶妻小張氏。
三房是蕭鴻排行老五,蕭勤最小,排行老八。
大房蕭麒排行老大,蕭鶴排行老二,這對兒兄弟都是崔氏生的,嫡子,老婆是潘氏姐妹。
蕭瑜老三,娶妻汪氏,是大房的庶子。
蘇還丹瞅著老夫人看向二房長媳李氏的眼神格外的哀傷沉痛,心說這人到底做什麼了?
李氏是傳統的文人家的姑娘,在家裡,有婆婆在的場合,從不開口說話,跟誰都和和氣氣的,出門在外,二房對外社交最多的不是李氏,反而是盧氏這個巧嘴媳婦兒。
流放的路上,李氏對二房的人,又格外的照顧,看著就是很典型的文官家培養出來的嫡女的風格吧。
老夫人平日裡也不是個多事的老太太,脾氣雖然又硬又臭,除了劉姨娘這種找抽的,老夫人對誰都很慈愛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