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穿:種田女主她靠養娃升仙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一路上給她糟心壞了。

處理完老部隊的事兒,蘇還丹就去新部隊報到打卡去了。

部隊就在郊區,申請了宿舍,一周回來一次,看看兒子。

大嫂如今也在畜牧廳上班了,上單地點距離大院有點兒遠,不方便每天上下班,也申請了宿舍,每周回來一次。

詹媽媽整日守著倆孫子,日子也逍遙著呢。

兩年後,從沒跟單位請過假的蘇還丹接連請了兩次假。

年初一次,王奶奶過世了,蘇還丹要回去治喪。

年尾一次,胖奶奶也過世了,蘇還丹還是請假回去治喪。

倆奶奶把房子都留給蘇還丹了。

這要是早幾年,沒房產證,想留給蘇還丹都不可能。

對於倆奶奶來說,蘇還丹是看著長大的,她們也當親孫女養過,所以房子留給蘇還丹是她們的心愿,可對於前院四個嫂子來說,這事兒多少有些不舒服。

兒女越長越大,未來結婚不需要房子?

當這房子徹底落在蘇還丹手裡的時候,之前沒意識到房產問題的四個嫂子,對得了好處的蘇還丹就不如以前了。

利益動人心,紅眼病有時候就來的這麼的莫名其妙,你能怎樣呢?

蘇還丹也不會傻兮兮的把到手的房子分出去,後院三套房,照舊不鎖門,誰想用就用唄。

這個舉動,的確讓四個嫂子很快清醒過來了。

她們想明白了,房子是倆老太太給的,不是蘇還丹張口要的,所以,這事兒不管多不舒服吧,跟蘇還丹關係不大,犯不著這么小心眼兒。

翻年,四個嫂子跟蘇還丹之間的關係又融洽起來了。

那也不如以前了。

不如以前就不如以前吧,親戚都可能因為時間的流逝變成陌路人,更別說鄰居了。

八零年代,個體戶的出現規模並不大,做的也都是小營生,這時候有一句流行語:「大姑娘要想體驗生活賺吆喝,那就趕緊找個個體戶嫁過去。」

初期的個體戶,其實並不被人看好的。

等人們發現個體戶發財了後,才對個體戶有所改觀。

詹媽媽帶著老花鏡看著報紙上的報導跟倆兒媳說:「幹個體也不是全都能賺錢的,風險很高的,賠錢的更多,還是有個正式的工作比較把穩。」

詹媽媽對個體的看法和態度,其實是主流社會態度了。

可詹大嫂,覺得一個月就拿那麼些工資沒啥意思,她倒是心熱的想幹個體呢。

「我前兩天碰到徐春霞了,那變的,我差點兒沒認出來,就在王府井那邊兒賣煎餅和茶葉蛋,她沒看見我,我就看了一會兒她怎麼做生意的,感覺還挺能賺的。」詹大嫂這是看見大把大把的錢了,覺得很賺,心熱了。

也不只是因為看見徐春霞賣茶葉蛋,眼熱,她們單位的同事都在絮叨個體戶的事兒。

這個說:我家小叔子以前沒個正式工作,如今倒騰的賣烤紅薯,一天賺的比我一個月還多。

那個說:我家妯娌也是,以前沒工作,在家裡洗洗涮涮的,我有工作,之前就給出點兒生活費就行了,如今呢?人家大半夜起來熬稀飯蒸包子,趕一大早去車站賣去,七八天的工夫,也掙回來一份兒工資了。如今家裡,老婆婆是看我不順眼了,嫌棄我賺的少了。

詹大嫂整日聽著這些話,心裡能沒點兒想法嗎?

她琢磨的是,她的工作也就這樣了,未來發展不大,家裡真要發展,也看詹家兄弟倆,所以她想去闖蕩一下試試,能大把大把的把錢賺回來,那她的價值是不是也能提高一些了?

沒人說她價值不高,只是她自己,有這麼個想法罷了。

可幹個體,從頭開始,那真的是好累的,詹大嫂能吃的了這個苦嗎?

第103章 七零軍嫂有點兒俏26

詹大嫂是個行動派,說干還真就不要工作了。

她也是從餐飲起步的,賣包子,問蘇還丹要的配方,因為她滿京城的考察,誰家的包子都不如蘇還丹做的好吃。

「你用配方入股,到時候也好給兒子娶媳婦兒不是?」詹大嫂可沒想著占便宜,純利潤,給蘇還丹一成的利潤,蘇還丹啥心都不操,賺的是真不少。

詹大嫂做個體戶,也就最開始的一年,帶著她退休的親媽辛苦了一年,第二年開始,就盤了店鋪,僱人幹活兒。

連著幹了五年,心裡有成算了,包子鋪直接留給了娘家人,蘇還丹的分紅,讓娘家人每年照樣給蘇還丹送來,搞定了這些後,她還真拿著蘇還丹的飯菜配方開了餐館了。

後來規模越搞越大,大飯店,連鎖飯店,真正的把自己活成了餐飲界女王。

就是累的慌,操心太過,老的特別快,蘇還丹也沒少給用靈泉水,那也顯老的厲害。

在事業上,耗費太多心血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