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人久不得志,一人級別相當於科員,另一人更差就是一保安,他們雖做夢都想為家鄉齊州出力,但根本在六部連說話的權利都沒有,只能捶胸頓足望洋興嘆。
而今日,芊芊一紙詔書將陸從之提拔為巡撫,領左侍郎銜,正三品,將魯瓊飛提拔為都督,領兵部右侍郎銜,從三品,實現從科員到副部級的火箭升遷,並得以親自奔赴家鄉齊州,負責督理稅糧,救濟饑民安撫百姓,兩人接過聖旨之後皆是涕淚橫流,叩地起誓,齊呼萬死不負聖恩。
另一方面,那五位退伍老兵也被傳召進昭仁殿。
幾位老兵一看就是上過戰場的,和宮中那些養的胖乎乎的御林軍不一樣,一個個肌肉遒勁,雙目有神,感覺當場就能表演個武松打虎倒拔垂楊柳。
一個叫郝老三的是個直腸子,叩拜之後憨笑地對芊芊說,得虧陛下把欠了兩年的俸祿發了,要不他都打算辭官回老家了。
其餘老兵雖然沒出聲,但看臉色,顯然是有同樣的想法。
好險好險,幸好她雖然摳,但沒有拖欠發員工工資的習慣。
芊芊哈哈大笑道:「放心,跟著朕干,銀子少不了,保證大傢伙都發財!」
不管怎麼說,反正大餅得先畫出去。
郝老三卻一擺手,道:「發財是次要的,只望陛下好好懲治朝上那些貪官,讓大胤國力昌盛,關外的蠻子不敢侵占大胤土地,這樣我們就別無所求啦!」
不愧是宋靈毓推薦過來的人,政治理念都是一樣的,跟這樣的人接觸多了,芊芊也沒來由地升起一股壯志躊躇之情,拍著龍案大聲道了句「好!朕必不負所望。」
翌日,糧草集齊,陸、魯二人著緋紅官袍,領兵於午門外,等待皇帝親自送行。
午門外大街圍滿了來送行的百姓——芊芊命人將齊州旱情布告張貼於京城及各省份人口密集各處,下令關停各娛樂場所三天,勢必讓齊州災情牽動每一個大胤人的心。
這是她自己想的辦法,作為現代人,她對現代社會一方有難八方來助的善意深有感觸。
人生而有同情之心,並非古代人就沒有現代人善良,而是古代信息閉塞,君王又時常忽視基層群眾的力量,所以導致天災人禍之時,政府孤軍奮戰。
須知人民群眾的力量才是最偉大的。
芊芊到達午門後,陸從之指揮隨行官員及部隊進行最後的檢驗。
一袋袋糧食被打開,確定其中並無它物摻雜後,再一一封口抬上馬車。
濟災隊伍拜別皇帝,芊芊看著陸從之和魯瓊飛,鄭重道:「齊州就交給二位卿家了。」
二人行三拜九叩大禮,目光堅定,朗聲道:「臣等必不負使命!」
隊伍離去,芊芊高聲道:「天佑齊州!」
這句話由傳令官高聲複述,傳到午門外大街時,經由百姓變成了萬人齊呼,震盪於京城上空,經久不散。
*
事實證明,芊芊的宣傳十分有用。
經過不懈地在全國同步齊州災情,齊州的情況已經牽動了每一個百姓的心。
隊伍途徑滄州時遭遇搶劫,正好被一砍柴的樵夫目睹,那樵夫立即回村叫了人,而村里人一聽說是運往齊州的濟災糧食被搶,全都怒了,抄起傢伙傾巢而出來幫忙。
那伙劫匪來頭不小,個個身手不凡,本來每把這些烏合之眾當回事,哪知鄰村的聽說後也都來幫忙了,然後鄰村的鄰村,山裡的和尚道士,鎮上的官兵百姓,騎著馬架著車呼啦啦一片全來了。
到最後劫匪幾乎被人山人海淹沒。他們哪見過這陣仗,當即糧食也不敢搶了,落荒而逃,有幾個跑得慢直接被憤怒的人群踩死了。
不僅如此,一路上上只要經過有人的地方,百姓會自發捐糧食,隊伍到達齊州後,三十萬石糧食變成了四十萬石。
陸從之和魯瓊飛則充分發揮了組織才能並展現了極高的辦事效率。
齊州人口稠密,大小村鄉鎮無數,具體每鎮每鄉該分配多少糧食需要當地的官員交接。
然而齊州災情嚴重,基層官員在中央巡撫來之前就餓死了好幾個,在對接工作時甚至有數人暈倒,剩下的幾個勉強能說話,可無一不是餓得頭昏眼花,
齊州府尹自饑荒以來,身兼數職,一直奮鬥在最前線。
他本應在濟災巡撫到達之前將全境人口情況統計清楚,以方便巡撫發放糧食,然而由於分身乏術,戶籍館又失了火,他直到此刻也未將數據準備好。
他面黃肌瘦,強忍著不安與愧疚向陸從之道出實情,說到最後,竟泣不成聲,跪地磕頭,以千古罪人自稱。
陸從之將府尹扶起,指了指自己的腦袋,道了句莫慌,轉身便將齊州共有多少村鄉鎮,每個下級行政單位有多些人口,按人口,每處又該發多少糧一一報出。
他動身之前,連夜從戶部查找齊州戶冊,並背誦下來,就是為了以防萬一。
陸從之這邊一說出數字,魯瓊飛立即安排人手發糧設立施粥點。
賑災隊伍一路馬不停蹄,幾乎是日夜兼程,路上又曾遇到劫匪,士兵們本已疲憊不堪,然而因為抱著強烈的使命感,他們靠著頑強的意志力戰勝了身體上的疲憊。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