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文綺說,兩個人正好互補了,所以日子過得好。
婚後六年,兩個人生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倒是兒女雙全湊了個好。再加上郭俊鋒的兒子虎頭,三個孩子湊一塊,郭家倒是整天都熱熱鬧鬧的。
相比之下,文綺的進展就緩慢多了。
文綺和沈誠是七二年確定的戀愛關係,兩個人這麼談戀愛就是三年,一直到七五年,兩邊的家長都開始催了,文綺和沈誠才開始考慮結婚的事兒。
文綺到不是抗拒結婚,只是她一直都覺得自己還是小孩,沒有做好進入一段婚姻的準備。一直到七五年底,沈誠辦案的時候受了重傷,她聽到消息,心急如焚地趕到醫院,卻只能等在手術室外面,什麼都做不了,甚至不能以家屬的身份給手術同意書籤字。
在那個瞬間,文綺心里冒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後悔自己怎麼沒有早一點和沈誠領結婚證。
索性沈誠傷得不致命,手術做完,很快的就被醫生從手術推了出來。
沈誠在麻藥的作用下昏迷了一天,第二天醒來的時候,文綺正守在病床前看著他,看見他睜眼,文綺開口就是一句:「我們去結婚吧。」
沈誠迷迷糊糊還以為是自己麻藥勁兒沒過,產生了幻覺。
不過看著文綺的臉,他還是點頭了。
「好,我們去結婚。」
當然,後來沈誠也知道自己不是處於幻覺之中,不過在他傷恢復得差不多了之後,他還是第一時間就跟文綺一起去民政局領了證。
結了婚以後,沈誠就跟著文綺一塊住到了文家,外面也不是沒有人笑話沈誠是給別人家當上門女婿的,但沈誠覺得無所謂。
他家除了他都沒有別人了,他去給文家當上門女婿怎麼了?
不過結婚是結婚了,文綺和沈誠倒是一直都沒生孩子,因為文綺去考大學了。
文綺和沈誠是七五年年底領的結婚證,說是七五年年底,但距離七六年元旦過年也沒兩天,所以說是七六年結婚的也沒什麼問題。
剛結婚兩個人沒打算要孩子,一是因為兩個人都沒做好心理準備,二是因為兩個人工作都忙想先把事業上的事搞定好,再去想這些事兒。
所以兩個人一直做著避孕的措施。
這一做就做到了七七年,七七年夏天那會兒,文綺就聽說上面有意要恢復高考,她當時就有點tຊ意動。要不是因為高考取消,她原本高中畢業就是要去考大學的。現在聽說有望恢復高考,她肯定是想要去試試的。就算考不上也無所謂,她就是想去試試。
她把心里的想法跟家裡人說了,文立新和顏之芳不用說,他們倆舉雙手雙腳支持文綺去高考。沈誠對這件事也是相當的支持。
他還特意去找人借了高中的教材還有輔導資料。
就這樣,文綺從夏天就開始複習,等到後面十月份恢復高考的消息正式公布的時候,文綺已經比同屆的考生提前複習了兩個多月。
恢復高考的消息就像是一場旋風,很是在胡同里掀起了一陣波動。
有子女下鄉的第一時間就跑去郵局給子女信兒了,讓他們早點複習爭取考回北城來,就算考不回北城,能考上別的大學也好啊。起碼可以不在生產隊繼續面朝黃土背朝天了。
就算留在城裡沒下鄉的,大家這心里也不是一點波動都沒有的。
十年啊,高考暫停的十年,藏著多少人的遺憾啊。廣播宣布恢復高考的時候,廠子裡還有大街上,都爆發出一陣陣的歡呼呢。
可是歡呼過後,大傢伙又都冷靜了下來。是,有高考的機會了,但自己真的能考上嗎?這十年間,真的沒把書本放下的人還是少數,大多數人連高中的知識點都記不起來了,更不要說參加考試了。
除了知識的掌握,還有家庭的負擔。
雖然考大學不用交學費,學校還會給補助,但畢竟不能和上班的工資比,家裡一家老小都等著工資餬口呢,真的要為了虛無縹緲的大學夢放棄工資、放棄家裡人嗎?
有人嘆氣放棄,有人堅定自我前進。
不管怎麼說,十年之後的第一次高考還是在七七年的冬天準時進行了,準備了大半年文綺在家裡人的鼓舞下上了考場。
第一屆高考的題目並不算難,起碼對文綺而言是這樣的,兩天考下來,文綺感覺都還好,起碼沒有那種被考「糊」了的感覺。
這次參加高考,給她留下深刻印象的其實是場內場外的考生。第一天她去得早,在考場外面等了一會兒,這期間她見過皮膚黝黑看著就久經勞作,跟鄉下種地老農沒區別的老知青考生;也見過挺著大肚子,看著都快到預產期的孕婦考生;當然也有那種一臉稚嫩看著就是應屆畢業生的考生。
高考結束後,文綺回報社就寫了篇稿子,內容就是寫這一次高考的感悟。裡面有她對其他考生追求知識的敬佩、有她作為第一屆參加高考的考生的忐忑、還有她對因為種種原因放棄參加高考的考生的惋惜……
杜時芳看完覺得非常的有代表性,立馬就給塞進了第二天的報導里。
不得不說,杜時芳的眼光就是准,報紙一上市就引起了廣大考生的共鳴。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