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小丫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做子女的不想說母親的不是,她娘有時候看似懂很多大道理,有時候又很偏執很天真。

總說女兒們一輩子不嫁也不好,可一輩子不嫁,將來還不是要看弟媳婦的臉色,父母一旦故去,難道就不會趕走她們麼?

如果真一輩子不嫁人的,總得有後路才行。

看蔣筠的弟弟十三歲考入太學,另一個弟弟日後也可以恩蔭出仕,兄弟們都做官,家族興旺,養個把人不算什麼。

孫二姑娘卻道:「姐,我年紀還小呢,急什麼。我看孟家那位夫人不像是好相與的,孟三郎又是庶出,你這一去,恐怕就要受氣呢。」

她可不願意找庶出的,人家罵人都愛罵小娘養的,還不是就是罵人出身不正。

孫大姑娘被妹妹搶白一處,撇嘴也不再多說。

臘月十二,孫大姑娘的嫁妝先送過來,整條街上都在看嫁妝,湊熱鬧也是人的本性。這樣的熱鬧少不了阿盈,阿盈看了回來直搖頭:「統共不過三十六抬嫁妝,孟夫人臉色不好,嫌棄她嫁妝少了。」

「不至於啊,周家四姑娘我聽香茗說起,周老太太故去可是給了她不少好東西的。」錦娘道。

阿盈笑道:「我倒是聽說她們家買宅子,把手裡的錢用光了。您不知曉,首飾也只兩幅,一套看著還不錯,另一套才八件,有一頂金冠子很輕。」

大家就熱衷於這麼比較,尤其是孟家三個兒子,就愈發比的厲害。

可周四這也太拉胯了……

「陪嫁了田嗎?」錦娘不解。

阿盈搖頭:「好似沒有。」

在一旁的筠姐兒都道:「娘,您不知道孟家三姑娘是庶出都陪了三百畝奩田呢。雖說孟二姑娘陪嫁的是開封上等良田,孟三姑娘只是些下等中等田,但好歹說出去也好聽。」

錦娘道:「是啊,孟家明面上還算是一視同仁,怎地孫家這般了。」

孟夫人也在家中同孟老爺說起:「虧你還說什麼孫家系書香門第,又是什麼大官的親戚,這些嫁妝也是太寒酸了。」

孟老爺反倒道:「挑女方嫁妝那是下等人的做派,咱們家裡只要姑娘人品好就好。」

原本孟夫人是覺得孫家算不得有錢,但是這般太少又傷了她的面子,可聽孟老爺故作清高,忍不住發笑,這家裡一草一木哪一樣不要錢。

就那書桌上的硯台,就花了百貫,沒錢哪來的這些。

風雅都是用錢堆砌的。

雖然孟夫人嘀咕,但孫大姑娘依舊在次日正常嫁了過來,吹吹打打,還是很熱鬧的。錦娘還過去吃了一杯水酒,筠姐兒如今當然是不會再拋頭露面了,畢竟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越到關鍵時刻,就越不能掉鏈子。

而宋娘子卻把女兒江頌帶了出來,到底孟家這樣的中層官員,又有皇親的身份,來的也有不少有身份的人。

如今主座坐的是錦娘,她是開封府府尹的夫人,宋娘子在次桌坐下,她引以為豪的江頌,被那些五六品官員的夫人打量,甚至有的還上手拉著看,連她都忍受不了,更何況是素來心高氣傲的女兒。

錦娘和筠姐兒其實都經過這些歷程,這些人也是討嫌,把人家女兒當貨物,故而她也算是幫她們解圍:「易夫人,你看你,家裡女兒那麼多,出來了,還饞人家的女兒呢。」

易夫人笑道:「我這個人就是愛湊熱鬧呢。」

「要我說今年咱們戲酒的日子可不能似去年那般撞了,怎麼著都得一人拈一個日子。」錦娘岔開說別的話題。

大家紛紛都說好。

錦娘卻想身份帶來的好處是真好,但同時似宋娘子這樣掉落階層了,恐怕難以忍受,果真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推人及己,自己如今是三品淑人,家中如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勢,可是將來有一日掉落階層,也得保持平常心才行啊。

黃昏時分,孟三郎迎了孫大姑娘進門,錦娘見孟三郎相貌比孟大郎還秀氣些,心想那位素未謀面,卻又死掉的黃小娘肯定是個美人。

等新婚夫婦出來拜見眾人後,錦娘才從孟家回去,走到家門口,竟然看到了蔣羨。

「你怎麼在這兒啊?」錦娘笑道。

蔣羨上前道:「自從我做了這個開封府府尹,上要不得罪王公貴胄,下要幫黎民百姓解決問題,忙的都沒有自己的功夫了,還好今日忙裡偷閒。」

錦娘在他面前,完全不會端著,只說些新鮮事,不免提起隔壁江姑娘:「還好咱們早年就幫女兒定下親事,否則被那些人拉著跟看牲口物品似的,也是很可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