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小丫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竇媛也是這麼想的,她這個婆婆偶爾有點小壞,但又經不住嚇,居然是見著表嫂的觀音像好,就直接派人偷偷拿了。至於拿過去做什麼,她略知一二,並非為了兒子孫子,多半是為了自己的身體。

孩子的哭聲拉回了她的思緒,竇媛又搖搖頭,她作為主母,還要分派下人:「你等會兒替我送些補品去七嬸家裡。」

七嬸的兒媳婦生完孩子第四十天左右,竟然大出血了。

打發完下人,卻見弟妹莊氏過來了,竇媛連忙起身:「弟妹今兒怎麼有空過來?」

要說甄夫人三個兒子,最終還算靠得住的便是自家郎君。這甄三郎雖然也是讀書人,但又吃不了讀書的苦,喜好風月,莊氏進門時不顯,生了兒子後,露出本色來了,腰杆子挺的直直的,便是對她這個嫂子也沒多少敬畏。

莊氏笑道:「二嫂,我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前些日子咱們家裡鬧的是雞飛狗跳,咱們大家也是人仰馬翻,如今家中總恢復平靜,我就過來說給嫂嫂聽,我這又懷上了,嘴裡總是發苦,婆母說我這般倒是折騰嫂嫂,不如隨意尋幾口磚搭個灶台。」

原來是想自己做小廚房,這小廚房一搭建,得重新請廚子,單獨採買,再有大嫂那裡並沒有,自己也沒有,三弟妹要獨自建,那就是亂了規矩。

亂了規矩不打緊,到時候人家反倒會怪她。

竇媛很是和氣道:「弟妹這是要自個兒建小廚房?我是沒有意見,只是我如今管家,就怕順了姑意逆了嫂意,你若建了,大嫂那裡怎麼說?」

「二嫂不管家,我也不會與你說,婆母可都答應了。」莊氏心道我可是生了兒子,大嫂不過是個寡婦,她那個兄弟鬧出如此禍事,如若是她,早就一頭撞死了。她那樣的人,怎麼好和自己比的。

竇媛依舊巋然不動:「是,你都說了好幾遍了,你要建小廚房,又有身孕,這是咱家的大事兒,我一百個同意。可是我得把這事兒釐清,免得到時候啊,都找我扯皮。」

這莊氏哪裡是竇媛的對手,等竇媛找到甄夫人,說起小廚房的事情,還說要把大嫂都喊過來,以免各自有芥蒂,甄夫人又立馬說不必了云云。

此事自然不了了之。

竇媛抱著女兒過來錦娘家裡玩,因天氣冷,錦娘就沒有做針線了,她正讓人沏茶,上果點,才聽竇媛說完與莊氏的齟齬。

「她這是拿喬呢。自以為自己生了兒子,現下又懷上了,自然想做太上皇。」錦娘對這樣人的心思門兒清。

女人們,有些煩惱發泄出來就好了,竇媛聽錦娘幫她說了幾句,心情也舒暢許多。但聽錦娘說起夏夫人的勾當,她便道:「表嫂可別聽她的。咱們筠姐兒的容貌性情,將來還是到汴京找去。」

錦娘笑道:「我也這般想的,只是那夏夫人上門拉拉扯扯不說,還從中挑撥我和通判夫人的關係,有中間人告訴我這些,我也得想法子化解。」

竇媛出了個主意:「其實也不是難事兒,您和韓中書的娘子交好,讓她做個中間人,兩方說和不就好了。」

「嗯,你說的有道理。」錦娘不喜歡這夏夫人,她和夏夫人是好不了了,但是通判那裡,卻還有轉圜的餘地。

於是,錦娘和蔣羨商量了一處,先去了韓中書府上一趟,託了劉大娘子,不免道:「這夏夫人纏著我沒頭沒腦的說了許多,我不是嫌棄誰,是我家姐兒一則年紀還小,不到十三歲,是萬萬不議親的,再者即便議親,也不會讓女兒遠嫁。」

劉大娘子一聽就瞭然,還很是生氣:「人家和你無緣無故的,平白無故的說個商家子,也實在是太唐突了。放心,此事我幫你說和。」

「您這般說,那可就太好了。」錦娘自然也奉上幾色時興緞子。

從韓中書府上出來,錦娘和方媽媽一起上馬車,方媽媽道:「娘子,您說這劉大娘子會替咱們轉圜好麼?」

錦娘搖頭:「我只做個樣子,她若收了我的禮,明面上大家保持好就行。更何況,通判和判官都是初來乍到的,也不會隨時欺負人。」

「您真的不擔心麼?」方媽媽還是擔心,這官員升遷,上下都要打點好,就是這個意思。三年一勘磨,要的便是上官的考評。

錦娘道:「送也不能胡亂送,現下咱們送了,到了明年就養大了她們的胃口,越要就越多。如今我先託了劉大娘子說和,若是大家親近便罷了,若是她們一心為難,我再和郎君商量對策。」

又說劉大娘子這邊應承了錦娘的請求,自然願意賣這個人情。且不說韓效和蔣羨多年的關係,就說蔣羨之母和她也是親戚,便是那魏錦娘和本地魏家也是一家子。<="<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