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宋小丫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阿盈是在小年前一日成的親,她平日貼身伺候錦娘,錦娘知道她手散漫,強壓著她儲蓄,這麼些年她手裡的月錢加賞錢有五十貫,衣裳三開箱,布匹也有一箱,首飾也有一匣,絹花兩盒,鞋襪那些自不必提。

次日,小夫妻一起過來磕頭,錦娘見劉豆兒也用巾帕把頭髮束起來了,衣裳比以前更齊整,再看阿盈笑容明媚。

錦娘笑著讓她們起來,阿盈日後還是白日來這裡伺候,晚上回去歇息,沒什麼太大改變。紫藤雖然能進房服侍,但現在還是要先從粗使做起。

這邊的熱鬧,包娘子也是有所耳聞,她在後宅再一次的勝利了,只不過棋差一著,那小娼婦準備賣出去的時候,竟然有了身孕。梅縣尉到現在都沒孩子,自然是捨不得,包娘子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她若是有孕倒好了。

巧兒端了湯藥來:「娘子,補藥端來了。」

包娘子捏著鼻子喝完,又道:「男人不在家,喝了也是沒用。」

說罷,又想起蔣家那個小哥兒,忍不住道:「你看人家那孩兒怎麼生的那麼好,原先田娘子家裡的冬哥兒病病歪歪的,偏那寧哥兒白胖結實,風寒都很少聽說得。上次見他在園子裡看到蟲子,一腳踩下去,那樣的威風凜凜。」

這麼久的功夫,包娘子心中對錦娘的怨氣少了不少,倒不是因為她這個人善良大度,純粹是因為實在是打不過。

那魏錦娘不似田娘子散漫撒錢,她有錢有手段,誰人不懼怕三分?

小年之後,阿盈回來上工,她和之前沒什麼變化,只不過錦娘賞的點心,她記得拿一份回去給劉豆兒去,多了一個牽掛的人。

錦娘見炭火暖和,手也不凍,繼續替女兒繡領抹,又吩咐方媽媽道:「這次去揚州就麻煩您老了。」

揚州竇姑母家的女兒竇媛去年九月定親的親事,今年年底要從揚州發嫁去大名府,天寒地凍的,錦娘這裡也實在是走不開,遂準備讓方媽媽和陳小郎一起送禮過去。

方媽媽笑道:「娘子客氣了。」

當下阿盈開了箱籠又拿了早已準備的大婚賀禮,方媽媽看了每份禮盒都寫了簽子,知曉娘子細心。又出去找了陳小郎,另外帶了蔣羨那裡在吳縣雇的護衛,一齊過去揚州。

這些禮單拿來,上面的字讓筠姐兒認識,又拿了好幾張不同的帖子教她:「你看這些都是門狀,有的是用紅綢子做的,上面用金線繡著名字;有的則是用名貴的織錦,用大紅的絨線繡出字,一般都是小官拜見大官用的,多半是比你爹爹的官位還低的人拜見你爹用的。看上面的用辭,也是『晚生』『晚學』。」

筠姐兒暗自記下,又指著白色的道:「娘,這是什麼?」

「這是請帖,請人吃飯用的。你看這這封皮用普通白紙就行,做成半尺來寬、一尺來長,把它糊成信封的外形,然後在封皮正中豎著貼一張紅紙條,紙條上要寫被請之人的姓名及官銜。然後打開信封,這裡面就會裝一張小一些的白紙,這就是請帖,內容可長可短,但是必需寫明請客的緣故緣由、時辰、地點以及接待參加的客套話,落款則是本身的姓名和官銜。」錦娘從汴京出來時,許多官場事情都不懂,但這短短兩年,她是非常用心的學習,如今已經是頭頭是道了。

這些自然要傾囊教授給自己的女兒,不能讓女兒和自己一樣什麼都不懂。

「今日咱們不做針線,就把這個拜帖寫會,好不好?」

筠姐兒重重點頭,又聽錦娘模擬場景讓她寫出來,她也是一邊做一邊跟錦娘吐槽弟弟:「寧哥兒他看到雪就想踩,被我和養娘拉住了。」

「他膽子還真大,我中秋前帶他到園子裡玩兒,看見毛毛蟲一腳下去踩死一個。」錦娘覺得兒子和丈夫完全相反,兒子從小就能看出膽子大,丈夫反而膽子有點小。

不過,她笑道:「可不能讓他踩著雪,若不然就得了風寒。」

筠姐兒小大人似的:「得了風寒就會頭疼流鼻涕。」

「對啊,還是咱們筠姐兒懂的多。」錦娘笑著稱讚。

等筠姐兒把拜帖寫會,錦娘把格式不對的地方圈了起來,又讓她重新謄寫一張,方在中午用飯時拿給蔣羨看,蔣羨亦是誇了女兒幾句,還與錦娘道:「咱們夫妻倒是有一對乖巧的好兒女。」

錦娘心想這也是因為她只生了兩個,若是生的太多,恐怕就沒有精力帶孩子了。

年初三,方媽媽和陳小郎從外回來,她們得了竇姑母賞錢,都歡喜的很。陳小郎給兒子帶了幾樣玩意兒,憫芝現下在蔣家做針線娘子,陳小郎專管出外行走,二人在府里也是頗有地位。

憫芝笑道:「怎好買這麼些玩意兒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