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帶百億物資,在70年代風生水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君卿卿把信和檀木盒子收入了空間。整理好自己的思緒,起身往雜物間走去。

中間路過灶間,放眼望去,是一個大的灶台,和一個單獨壘起來的小土灶。大的灶台平時用來炒菜,小的土灶可以炒菜的同時燜個米飯,蒸個包子,饅頭啥的。

小土灶旁邊應該是廚房用品的柜子。打開上層櫃門。裡面也分得三層。

第一層是,各種調料。例如:紅糖、白糖、油鹽醬醋。

第二層是,碗盤碟等。另外還有四個飯盒。

第三層是,小的蒸鍋,陶罐等。

打開下層櫃門,裡面是兩層布置。

第一層是:精米,白面,小米,以及一籃子雞蛋。

第二層是:粗糧,還有紅薯,土豆等食物。

關好櫃門,再往旁邊看去,便是掛在窗戶旁的幾條臘肉。以及牆角的幾個鹹菜罈子。

打開雜物間的門,入目是整齊碼放的,已經劈好的乾柴和幾捆用來引火的枯樹枝。大概乾柴是不過冬的情況下,三四個月的量。旁邊兩個煤爐子和上百塊的蜂窩煤。

另外的便是一些日常用的農具,簸箕,籃子,編筐等東西了。

摸索到可以打開地下室的按扣後,打開地下室走了下去。再次被震驚了。十幾口木箱。仔細數了一下,七口用的紫檀木,九口用的黃花梨木。簡直大手筆呀。

逐一打開。

七口紫檀木的箱子分別是:一箱書籍,一箱字畫,一箱雕刻擺件,兩箱古玩,兩箱玉器首飾。

九口黃花梨木箱子分別是:三箱大黃魚,六箱小黃魚。

艾瑪,平復下心情。小手一揮,收進空間。安心了。

接下來去院子裡看看。

要不咋說君父君母是講究人呢。院子乾乾淨淨,右面牆邊是雞棚,裡面有兩隻母雞。

右前方空地上是一口水井。

左邊牆角是個放倒擺著的一個,平時上房用的那種高梯子。

圍牆是用土磚砌的,在別家大多數人還用柵欄做圍牆的村子裡,這絕對是「豪華遍」院牆。

院門左邊是一輛六成新的「永久」牌自行車。全村僅有三輛,君父一輛,大隊長一輛,知青所那邊一輛。

俗話說得好,永久自行車,自行車中的戰鬥車。耐摔性,十顆星。

院門右面是兩棵棗樹,以及樹下一個竹編搖椅。

屋子後面是自留地。裡面君母種了很多蔬菜。自己吃用,絕對足足的。

滿意的回屋裡,坐在炕上想著接下來的事情。

接下來的幾年裡,估計都要生活在這邊,處好人際關係是必然的。

尤其是生病的時候,對自己照顧有加的:來順嬸子、大隊長,祝金福、還有生產隊大夫,老李頭。

來順嬸是因為正好是鄰居,自從君父去世後,就幫襯著君卿卿母女倆。君母相繼離開後,也一直幫襯著原主處理君母的身後事。

大隊長也是一直忙強忙後的幫著招呼著。

李老頭在君卿卿生病時,更是自己墊錢先把藥開給來順嬸,讓她拿回來給君卿卿用著。

思索片刻,讓小白在空間準備了三份謝禮。

首先,送去來順嬸家。準備的是:半斤大白兔、二兩紅糖。

到了嬸子家門口,大門也沒有關。看見正在院子裡面玩兒的祝麗麗,祝娟娟,還有祝成。

祝麗麗是來順嬸子大兒子祝玉笙家的閨女,今年三歲了。

祝娟娟和祝成龍是一對龍鳳胎,今年兩歲。是來順嬸子二兒子家祝玉簫家的。

從幾個小傢伙揮揮手,叫來了他們。並且,從空間裡拿出三顆大白兔,分別給了三個小傢伙。小傢伙每人拿了一顆,並齊齊地說:「謝謝卿卿姑姑。」那奶聲奶氣的小模樣,簡直萌翻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