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渝籌算師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王大人,你說你是看著二十一年岔河兩岸堤壩修建起來的。

那我問你,當年 北岸修了多少尺長的堤壩,南岸又修了多少尺?

這個帳,王知事應該記得吧!」葉辭書盯著王書年問道。

王書年擦了下額頭的冷汗,忙不迭的點頭。

「記得!記得!這個還是記得的!

南岸的堤壩修了有三千兩百尺長,從沈莊到吳家屯。

北岸的堤壩也修了三千兩百尺長,從李家村到趙家溝。」

葉辭書呵呵笑了兩聲。

「你確定這個數字沒有錯?南岸和北岸都修了三千兩百尺?」

「確定!我記得很清楚,帳本上都寫著呢!」王書年忙說道。

葉辭書看向不遠處的那處堤壩。

「你說北岸是從李家村到趙家溝的?

但是從李家村到何家莊的那一千三百尺長的堤壩不是六年前烏青雲烏大人在的時候修的嗎?

怎麼就成了二十一年修的堤壩了?

王知事,你又撒謊了吧!」葉辭書平靜的說道。

王書年……

一直豎著耳朵聽的百姓們……

「不!算師記錯了,那段堤壩是二十一年修的!」王書年依舊咬牙堅持。

葉辭書也不和王書年爭辯,而是請了李子木找來的那三個老人。

「這三位老人大家應該都認識吧!

李家村專門從事修河建橋的老把式了。

一座堤壩用了多少年?是否有危險,這些老匠人應該都是知道的。

大家說對不對?」

圍觀的百姓們一見,忙都伸頭看了一下。

果然,有百姓認了出來。

「這不是李家村的那幾個村老嗎?李家村的人幾代都修河建橋,手藝那都是頂頂好的。」

「對,我認識這三個老人家,老把式了,修河建橋的時候他們在的話,肯定不會出問題。」

「聽老人家的肯定沒有錯!」

見大家都認可這三位老人,十二爺這才衝著身邊的侍衛點了下頭。

很快,三個老人上了一艘小船。

小船也很快就往一處堤壩搖了過去。

三個老人在靠近水面的堤壩上摸索了一陣,從被河水沖刷的石頭縫隙里弄了點石頭下來。

「欽差大人請看,我們剛剛去的地方是何家莊和趙家溝連接的地方。

這兩處地方堤壩的修建時間是不一樣的。

何家莊左邊這裡的石塊經過長達六年時間河水的沖刷,稜角已經磨平,更加光滑。

趙家溝這邊的石頭還有稜角,這明顯不是同一年修建的堤壩。

另外,兩處堤壩使用的糯米砂漿粘合的程度也不一樣。

何家莊這邊堤壩的糯米砂漿長久浸泡在水裡,已經和石塊呈現出同一種青綠色。

而趙家溝這邊的糯米砂漿浸泡時間不長,顏色還呈現出灰白色。

所以,兩處的堤壩不是同一時間修建的。

至少相隔了三年以上。」李家村老者說著就把采上來的石塊和掉落的糯米砂漿放到了地上讓大家看。

百姓們一下子就議論起來了。

米亦寧神色不變,但卻暗暗攥緊了拳頭。

葉辭書看了看已經癱坐在地上的王書年。

呵呵,第一殺完成!

第302章 雙殺

一灘爛泥一樣的王書年被兩個禁軍卸了下巴帶走了。

十二爺沒有看米亦寧一眼,只是看向葉辭書。

葉辭書呢,看了一圈周圍的百姓,心情不錯。

不出一天的時間,河道衙門這點破事就會傳遍金陵了。

撕開了一道口子,下面能做的事情就會更多了。

應該有不少人會去想河道衙門這些年做的事情吧!

想到這,葉辭書又挺直了腰板,將手裡看完的那份帳本往身邊的人手裡一放,又換了一本帳本。

「吳金憂知事是哪一位?」葉辭書再次出聲。

已經快要站不穩的吳知事慌忙站了出來。

「下官就是吳金憂!」

「這本帳冊上記的是二十二年岔河兩岸堤壩小修的帳。

這些都是你負責的?」葉辭書拿著帳本問道。

「是!就是下官負責的。」吳知事不敢抬頭。

「那你還記得那年是怎么小修的?」葉辭書問道。<="<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