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計劃和前景擺在面前,那就不會不同意了。
聽晚的這份計劃書寫的很是詳盡,覃源可以說是第一次看見這麼寫的。雖然只是打算開個小的火鍋店,但卻把火鍋店的後續發展、怎麼發展、擴大規模、擴多少規模都寫進去了。
覃源覺著,十幾歲的孩子,能想到這麼多也是靠譜的,試一試也不是不行:「你和素問商量,要是她願意的話,那就可以試一試。」
覃素問當然是願意的,這覃源一鬆口,後面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光明正大的帶回海城的黃金這個時候就是啟動金,覃素問參股,很快,一家火鍋店就開了起來。鍋底秘制,菜品多樣,一家不大的火鍋店專門聘請了掌柜來打理。
沒辦法,誰讓老闆還要上學呢?
在只有一家清湯銅鍋涮肉的海城,火鍋店一開業便就迎來了不少客人,之後的客人自然也是越來越多,生意也是越來越好。
越來越好的生意,自然是找來了同行的觀察,以及仿品的出現。
只不過,聽晚的火鍋底料本就是秘制,這是別家一時半會兒仿不來的味道;且在仿品剛剛出現的時候,聽晚就對店裡的服務又做了一次調整與提升,菜品多樣化更是增加。
好味道與遠超於別家的服務態度,哪怕是出現了不少新的火鍋店,聽晚這家還是生意最好的。
等到生意情況完全穩定下來,且海城稍遠一點的地方也有人為了火鍋跨越半個城而來的時候,聽晚就開了自己的第一家分店。
而後便是一邊上學,一邊忙著生意。
從一家火鍋店到兩家火鍋店,再到開到鄰城的分店等,然後又開了蛋糕房、甜品店等。
等到聽晚從海城女子大學畢業這一年,海城和周遭幾個城裡都有聽晚的餐飲店存在,甚至因為畢業了,所以聽晚已經開始著手開一家酒樓,為後續回方家所在的城鎮搶生意做準備了。
聽月還在上學,足夠的金錢支持,她上學上的很開心,還能學習一些系統的珠寶知識,聽晚打算送她出國念書,等她出國,就可以回去看看袁淑順怎麼樣了——不是不帶她回去,而是帶她回去,聽晚許多動作都得格外的收斂。
覃素問比聽晚早一年從海城女子大學畢業,她喜歡經商,就讀的是商科。因為當年和聽晚一起開火鍋店,只不過是想要試一下水,所以,早在三年之前,她就只在聽晚這兒拿分紅,而自己則是去做香水生意。認識了一個極好的調香師,弄了一個小作坊,為了做香水的原料,又弄了一個莊子專門種花。現在是香水生意剛起步,但因為種的花太多,已經差不多要壟斷海城的鮮花生意了。總而言之就是,生意做得有聲有色、一片向好。
聽晚要開的酒樓之後開分店是要專門針對著袁淑順的。
方家的酒樓到了袁淑順手裡之後,內部菜品的結構做了一定的調整,主打的菜色也從咸酸辛辣風味兒轉變成了甜辣鮮咸。所以,聽晚的打算就是,走一樣的風格,做不同的變化。
美食這種東西,向來是越發展越美味,更發展更新奇的。
方家所在的城鎮小,很多菜式都是固定的老幾樣,就算是翻花,那也翻不出來那麼多。
畢竟,廚子的所見的世界也就那麼大。
所以,聽晚在一開始找廚子,那都是找的擅長不同菜式的。
實話,因為這些年和覃素問合夥的原因,海城大多數人都知道,覃源是她們的靠山,所以一切都挺順利的,除了這一天。
這一天是哪一天呢?就是招人的最後一天。
方家的酒樓有一道招牌菜,那是整個鎮上的人都誇讚的菜——青花椒雞。
根據原身的記憶里所說,這道菜在當地的風靡程度可不一般,幾乎可以這麼說,只要是有條件點這道菜的,一旦進入方家的酒樓吃飯,那就一定會點。
原身吃過一次,聽晚根據回憶里的味道感受了一下,確實不一般。
所以,聽晚就想找到一個能做出味道更好的青花椒雞的人。
只可惜,一直沒有找到一個能做的比原主的記憶中那個味道更好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回憶濾鏡的緣故,但找不到更好的味道也是真。
直到這一整天都快要結束的時候,來了一個頭髮花白的老廚子,不到十分鐘出了一道青花椒雞,夥計端到聽晚面前,聽晚一嘗,和原身記憶中的味道一模一樣。
一模一樣的味道可不容易,聽晚自然是去見了那位老廚子。
結果,這一見就見出個熟人來。
這個熟人可不是聽晚眼熟他,而是他眼熟聽晚。
「大小姐?」老廚子看著聽晚,看了好一會兒才喊出來這麼一個稱呼。
說實話,這個稱呼還挺陌生的。
再說實話,這個老廚子看著真的眼生。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