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贅婿科舉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南宮雲辭這才知道她懷孕了,「倒是我的不是了,下次見面時都能見到小侄兒了。」

「京都的事情說的不得要我在這邊坐鎮,若是她和孩子能趕路了,我就把他們接來京都。」天子腳下說不得會有大造化,若是可以,他倒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走科舉的路子,仕途總比商途更好走些。

等到送唐小六回九州那日,南宮雲辭特地準備兩盒糕點,這都是蘇瑤以前在臨安喜歡吃的,還送上了不少的補品和玩具。

京都的糧食商會的老爺們,有些得了消息,說是唐小六去了南宮府上。但是他們也不以為意,不過一個黃毛丫頭,還能反了天不成。企圖庇護天下女子,還要他們幫忙,這怎麼可能?此女乃是家宅不寧的禍亂之源,他們必要她好看。

在料峭春寒里,行人們無意間發現三兩成簇的迎春花已經開始綻放,燦爛得金黃正在喚醒沉睡大地。徐京墨還是穿著皮襖,只盼著殘冬余寒早日散去。

他不過是從六品的小官,還沒資格上朝。齊承帝在朝上宣布了重編吏部考核辦法的聖旨後,他等到秦卓軒下朝回來才知道自己新差事。

秦卓軒開門見山地直說,「子期,陛下對你寄以厚望。雖是溫閣老牽頭,但是主要做事的還是你門三個年輕人。」

在朝廷不怕差事多,就怕沒差事。沒差事,只能說明沒人看重你;沒差事,也就不可能有功勞,自然也不會有晉升的機會。

齊承帝將此事交給溫閣老牽頭,是為了讓他替下面的人保駕護航,免得那些利益受損的官員活撕了他們幾個。不僅如此,更是安排了金吾衛的人在暗處護著他們,不過這個就不用告訴他們了,免得他們緊張。

「下官惶恐。」讓兩個正五品的官員輔助他一個從六品的官員,可不得要惶恐嗎。

「你可知,你不是第一個提出要改變重編吏部考核辦法的官員。」第一個提出來的人是他父親,秦閣老許多年以前就發現現有的管理方式,會滋生腐敗,所以他建議齊武帝增設監督的人員。

那時朝廷的官員還不像現在這樣多,他父親就想先用人去監督,再逐漸完善考核制度。可惜,齊武帝是不會聽勸的,甚至不希望有所謂的「公平、公正」的考核,這樣程序會影響他手中的權利。

沒有章程可循時,皇帝便是章程。

徐京墨聽著這些往事,慶幸自己出仕時,是齊承帝當皇帝,而非是齊武帝,昏庸的皇帝的殺傷力實在是太大了。「下官會謹慎而行,不辜負諸位大人的期望。」

沒過兩天,徐京墨又被溫閣老喊去了溫府。

比起在臨安時,溫閣老身上多了些許的威壓,大抵就是因為這環境的變化。

「老師。」

溫閣老點點頭,徐京墨是他意料之外手下的學生,卻也是最值得他驕傲的一個學生。「你之前問過我,為什麼齊朝幾乎沒有王爺、國公,現如今可以告訴你答案了。」

齊朝的王爵並不能一直傳下去,兩代無大功便要降爵,這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規矩。想也明白,這是為了削弱功勳的實力,到齊武帝時,之剩下不多的王爵。齊武帝登基,也是經理了一番血雨腥風,他的兄弟,倖存下來的只有三個,手中有權利的只有福王一人。

另外兩個都是閒散王爺,幾乎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福王出身低微,小時候被其他皇子各種欺辱,還曾從他人垮下鑽過。也不知何時起,福王就成了齊武帝的跟班兒,他幾乎將自己視為齊武帝的僕人,大概也正是這樣的原因,在齊武帝登基後才給了他點權利。

福王是宗人府的左宗正,雖然不是宗人令,但也是說的上話的正二品官員。更是曾讓福王兼任吏部尚書,從未有過皇帝的兄弟能夠接手六部之事,哪怕是權利最低的禮部。

徐京墨不明白,為何官員考核制度的修訂會與這些功勳相關,他疑惑地看向老師,但是沒能立刻得到答案,於是只能耐著性子繼續聽。

溫閣老的話卻是從福王轉到了功勳中最高的爵位,國公。「得封國公者,必有軍功。齊朝內憂不斷,但無外患,這就讓功勳們少了立軍功的機會,自然也就與國公之位無緣。」

徐京墨還是問了出來,「老師,這些功勳都是走的武將或者宗人府的路子,與此次官員考核似乎並無關係?」

「你可知福王嫡子雖死,但是卻留下了嫡孫。」

因為喪子之故,福王向齊武帝要了恩典,給這位嫡孫謀了個前程,用的便是恩萌的由頭。其他的諸多功勳,不少也是如此。若是一個虛職,給了也就給了,無非就是朝廷多出些俸祿。但是,不知何時起,這些人家通過恩萌拿到的官職都成了實職。<="<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