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大家都吃了過路稅的虧以後再提這商會之事。」他們南宮家勢大,又得了個閣老弟子當女婿,貿然提出組建商會恐怕會礙到一些人的眼。慢一點,也好過好事變壞事。
「女兒明白。」
朝堂上並不是人人都贊成這過路稅,李柏然提出過路稅之後,滿朝譁然,雖然他們不是戶部的,但是誰都聽明白了,這稅本質就是個雁過拔毛,獸走留皮的稅。
有人裝聾作啞,也有人據理力爭。朝上也沒什麼其他大事,就這個過路稅不停地在討論。
戶部原尚書徐大人被滿門抄斬後,接任尚書一職是位老大人,隔三差五就告病請假。現在的戶部其實是左侍郎李柏然說了算,他提出的東西,戶部自然不會有人唱反調。
戶部是指望不上了,兵部的右侍郎最先站出來反對,不為其他,只是這樣的重稅一定會影響民生,朝廷這兩年已經加了不少稅了,再加的話,激起民變可怎麼辦?朝廷的兵將不該是對百姓揮刀的。
「熊大人,過路稅是為了讓各城緩解財政壓力,商人的錢本就是不義之財,您怎麼能為他們說話?」李柏然給朝臣算了一下帳,反正就一個意思,朝廷入不敷出,缺銀子。
「李大人,請問這銀子哪裡去了?」問話的是工部尚書,他們工部要銀子去修防洪設施,戶部說沒銀子,要銀子去修橋,戶部還是說沒銀子。這些年既沒有天災也沒有人禍,那銀子去哪了?
李柏然提出這個過路銀就知道一定會被問到朝廷的收支,他不慌不忙地開口,「全年稅收約兩千八百萬兩,文武官員共計十萬人,餉銀合計五百萬兩;宗室成員花費合計一萬兩;工部用於防洪的工程共計三百萬兩……」
零零散散地算下來,不僅沒有結餘,甚至還在倒貼銀子。
不少朝臣心裡也在嘀咕,宗室就花了一小半的稅銀,這是不是太多了。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有人能改嗎?
要知道齊朝的稅不是全部要交到國庫的,每個省大概會留下三成用作本省的財政支出,包括收儲備糧、修繕各種工程。
工部的吳尚書又問了,「過路稅是準備全部留存在地方,然後其他稅銀全部交回到國庫嗎?」
「自然不是,過路稅到底能收到多少尚未可知,這銀子暫時記入國庫。」
「為何是暫時?」
「若是那些無良的商戶不去其他地方做生意了,這過路稅就成了一紙空文了,朝廷缺銀子的問題也依舊沒有解決。」
「若是當真如此,你意欲何為?」
「下官已經在草擬摺子了,吳大人稍安勿躁。我戶部也不想多徵稅,但是朝廷要用銀子,國庫缺沒有銀子,如果哪位大人能想個法子解決這問
題,過路稅一事自然可以再議。「李柏然這話算得上是威脅了,但是齊武帝護著他,他就無所畏懼。
齊武帝已經聽的不耐煩了,最近上朝都在議論這過路稅,議論了快兩個月了,也沒個結果。他要的根本不是這過路稅,一個短暫存在的稅也值當他們吵來吵去的嗎。「朕同意這過路稅一事,李愛卿負責此事。不收過路稅,你們是準備減少官員還是減少宗親?」
其他開支都是沒法減的,這兩樣雖然看起來可以減,其實也是不能減的。誰願意去得罪滿朝文武,或者宗親?
沈閣老、秦閣老、王閣老都沒有發聲,許是覺得此事可行,許是有其他打算。文臣看著他們三人都沒有反對,再想想之前因為反對皇帝修繕泰和宮的左都御史蘇大人,就都安靜了下來。蘇大人是被皇帝安了個藐視皇權的罪名,全家流放去了高城,他們可不想拖累家人。
過路稅一事就這樣定下來了。朝臣的心裡卻不怎麼舒服,皇帝越發的專斷了,若是皇帝怎麼說就怎麼做,要他們這些朝臣幹什麼?
可惜,事情的進展並不會因為的他們擔心而有所變化。
吵完了這事兒,眾人才發現今年的進士到現在都還沒定下去處。內閣里幾位閣臣覺得不能再拖了,「若是不準備留人就早些外放吧。」<="<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