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我會下場,京墨還沒定,你還有機會與他同班。再說了,升班不也同住一屋嗎。」左言本來還有些猶豫,今天聽了他們一番話,卻不再猶豫了。他痴長徐京墨幾歲,早點進到官場,以後總能幫他一二。
徐京墨自是不知道今日一番話,促成了左言決定,也為他以後的要做的事尋了個好幫手。
一番推心置腹後,三人的關係倒是更好了。
既然來了這寒山寺就別辜負這美景,三人邊走邊看,直到登上山頂,才明白那句「登高望遠天地闊,縱橫捭闔自從容。」
這一天對杜領航來說是新生之日,也是未來杜左僉都御史的啟航日。誰人知道日後讓百官頭疼不已的左僉都御史居然是為了姐姐才努力科舉、升官的。
第二日,徐京墨才回到家裡。
徐子凌很高興兒子有交好的同窗,她最擔心的就是因為徐家或者入贅的原因,讓兒子被人排擠。「下次月休是你生辰,可要請他們來家裡做客?」
「我請他們在外面酒樓吃就好,若是來家裡,他們恐怕又要備上一份厚禮。」
「也好,記得避開南宮家原先的酒樓。」前些日子,那南宮老二又到南宮家鬧了一通,雖然還是無功而返,但是看樣子,這人是不準備罷休的。
南宮君庭這次來鬧,可是很有底氣的,他媳婦給他生了個七斤三兩的大胖小子。有了兒子的他,走路都是帶風的,恨不得昭告天下,他有兒子了。
不過這兒子救不了他的生意,原先與酒樓簽了契子的那些商戶全都都選擇了不再續約。聽說最近南宮家酒樓的生意一落千丈,就沒哪一天能坐滿一半位置的。
徐京墨自然不會去觸霉頭,「兒子省的。」
徐子凌趁著兒子在家,把堆積下來的一堆帳本丟給他,「這個月,我購置了兩個鋪面、兩百畝良田。那兩個鋪面都開成了點心鋪,所以還雇了些人。這帳你再來核對一遍,看看有沒有什麼出入。」
母子兩個手上的銀子不少,但是也不可能一口氣全都投出去,總要有足夠的現銀方便徐京墨的不時之需。
徐京墨接過帳本,「兒子可是給母親打工,今日的工錢就用酸辣蛋花湯來抵可好?」
這酸辣蛋花湯也不是本地的口味,是徐京墨沒胃口,徐子凌專門找錦都的廚子要了方子,做給他開胃的。做法倒是不難,就是用雞蛋、嫩豆腐、木耳,加上胡椒、醋和油辣椒而成。但是這道菜可能除了自家,是哪都吃不上。
「一個時辰內算的完就行。」徐子凌不是要躲懶,為了兒子的今後,必要他知道些生活常識才好。
第32章 無奈放棄
不到兩刻鐘,這帳就算好了。徐京墨沒想到自家的點心鋪子生意這麼好,除去各類開支,一個鋪子一個月能賺五六十兩銀子。
「母親何不多開幾個鋪子?」
「最多再兩家,再多就是自家搶自家的生意了。我琢磨著有沒有什麼其他能做的生意,不然一個月幾百兩的進項就頂了天了。」
對普通人來說,一個月賺幾百兩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在徐子凌看來,這點生意比起以往只能說寒酸。因為打理生意,她的日子也充實起來了,所以她也打算繼續下去。
看到母親的改變,徐京墨心裡是很高興的。有事情做忙,就不會沉溺在過往的傷心事中,他堅信他的小舅舅也會這樣活的好好的。
回到宿舍,就見杜領航在溫書,這是月休都沒回家?不回也好,沒有親人的家不是家。
這次月假回來,大家的狀態都好了許多,唐柳帶來的風波總算是過去了。月考的考題越發難了,這次的考題出自《左傳》「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這句話是說主君對百姓施加的恩賜一定要豐厚,對百姓下達的勞作任務一定要適中,對百姓徵收賦稅一定要從輕。
這是一道很務實的策問題,徐京墨想到最近朝廷剛下命令,增加勞役和人頭稅,這人頭稅已經不管年紀了,活著就要交。勞役更是從一戶一人,變成五人出一人,怕是不少人家都的要多出個人去服勞役。
今日這考題想來也算是士大夫們對朝廷詔令的一種表態。士大夫可不會事事遵從君主,朝中那些老爺們恐怕耳根子也不得清靜,誰叫他們在其位不謀其事呢。
稅負茲事體大,徐京墨可不覺得如今的自己能寫出言之有物的稅負政策,但是重稅只會讓民生變得更差,百姓生活不好,朝廷還能好嗎?
朝廷這詔令加重了百姓的負擔,百姓不僅要支付更多的人頭稅,還少了個勞動力去耕作。那這天地的產出自然也會減少,收成少了,明年也沒銀子去免勞役,如此就成了惡性循環。最後就是百姓越來越窮,朝廷的稅收也會越來越少。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