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她還命人,以自己的名義,向巴州朝堂送了一份喪儀。
她自己則從今日起,戴孝三年。
第二日,清寧城滿城紅燈籠變白,過年的喜慶一掃而空。
遠在巴州的舊朝,此時更是一片紛亂。
禎文帝的去世,確屬意外。
去年禎文帝從禹京城逃到巴州,一路上奔波勞累,提心弔膽,本就虛弱的身體更是大大受害。
今年年初起,禎文帝就一直帶病不起。
直到十二月初,一場風寒,徹底斷送了大禹皇帝的性命。
巴州朝堂這一年多以來,本就不斷的跟新朝交戰,這次禎文帝去世只得匆忙推年幼的太子上位。
這位太子殿下,正是郁寧的親弟弟,今年才四歲。
這下巴州朝堂和禹京新朝的皇帝,倒是都成了小孩子了。
禎文二十六年,就這麼在暗藏波濤的局勢中結束了。
新的一年,巴州新朝還沒來得及擬定新的年號,戰爭就再次爆發了。
正月十六,河東道、關內道和嶺南道,分三路,南北夾擊,以巴州是偽朝的名義,攻打山南道。
世人皆感嘆,河東道的林氏,真是天下第一厚顏無恥之人,如此賊喊捉賊的行徑,居然能堂而皇之地當著世人的面做出來。
一時間,天下讀書人,都在罵新朝的作為。
可是,面對山南道的危機,其餘藩鎮,卻無人出手相助。
倒是聽說遠在瀅炆島的清寧公主,給剛登基的新皇帝,送了十萬兩軍餉。
眾人皆贊清寧公主的義舉。
此時,對於大陸上的戰爭,清寧城中的百姓,並沒有具體的感受。
翻過年後,清寧城結束了為那位遙遠的皇帝陛下戴的孝後,就又進入了迅速的發展中。
二月初二,瀅炆島碼頭旁,一艘長十餘丈的海船,揚帆下海。
這是清寧城的船廠建立後,獨自建造的第一艘巨型海船。
「公主,船已下水,目前船上一切功能運行正常,你可以登船了!」
船廠的總負責人,秦廷前向郁寧匯報。
這人是廖蓉蓉向郁寧舉薦的,今年已經六十有一,要不是因為廖家曾經對他的恩情,是萬萬不會重新出山,來清寧城造船的。
郁寧趕緊上前兩步,扶起秦延前:「秦老快快請起,多虧你,船廠的事宜,才能運行起來,我們一起上船吧!」
這將近一年的時間,清寧城船廠,也造出過幾艘中等海船,但是像這次這樣大的,卻還是第一次。
郁寧走到船上,越看越滿意。
這次雖然造的只是普通的商船,但是也配備有基本的防禦工具。
今後瀅炆島總算可以組建自己的商隊了。
郁寧大喜之下,在船上宣布:「這個月,船廠所有員工,發三倍工資,船廠負責人秦延錢,加封工部司員外郎。」
一時間,海船上下,一片賀喜之聲。
此次試船,從瀅炆島出發,行走了半天,海船才開始返航。
試船結束,第二日,郁寧就招來了張川和謝維兩人。
「張將軍,現在軍中有多少人了?」
兩人一進屋,剛行完禮,郁寧就問道。
張川愣了愣,回答道:「稟公主,如今軍中加上新招的士兵,一共有七千人。」
郁寧當然知道軍中有多少士兵,此問不過是為了引出話題。
她點了點頭,吩咐道:「這個月,再擴招一千人,優先選拔善水之人。」
「公主這是要組建水軍了?」謝維聞言有些驚訝的問道。
郁寧一直想組建水軍的想法,大家都知道。
但是礙於城中船隻缺少,人口單薄,此前清寧城的水軍,一直沒有成型。
此時,船廠的海船剛試完水,郁寧就要招善水的人進軍,謝維自然就聯想到了水軍。
張川聞言,也是一驚,抬頭看向郁寧。
郁寧對著二人的視線,點了點頭:「不錯,我們是時候組建水軍了。」
她說著對張川道:「你從原來的老兵中,劃分兩千人出來,加上新招的一千人,組成瀅炆島的第一支水軍隊伍。」
說完,郁寧又看向謝維:「這支水軍,就由謝維你來帶領!」
「是!」
「末將領命!」
兩人雖然有些意外,但是也絲毫沒有遲疑,立刻抱拳領命。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