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十年代女知青奮鬥記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大爺,我還是要跟大家解釋一下這個一毛錢的價格問題。剛剛說到日和集團的合同上標註了上等、中等、下等藥材,而三種分類的藥材他們沒有詳細解釋卻註明了解釋權歸他們。這就代表了以後大家種出來的藥材,是上等的還是中等的全靠他們自己判斷。

可是我們白氏藥廠,您看一下,每一種藥材我們都是按照古籍上的標準來區分的,年份、重量、外觀是否破損這些都有直觀的解釋。」

這種招數古往今來都有,全看收購商一張嘴來說你的東西好不好,老人們在建國前也是見過的,白露這樣一說,大家更沒有疑慮了,不少老人當場就要跟白露簽合同。

但是白露沒有著急,她叫了兩個工人來,又讓老人們尋了幾個識字的後輩們來,一點一點的跟大家解釋合同上的所有條款,老鄉們有哪裡不懂的,當場就能解釋明白。

這個態度也感動了不少人,一個上過廣播電視開大工廠的廠長,能不敷衍他們,主動做到這個步上,只有咱們自己的同志啊。

這還懷疑什麼,猶豫什麼,簽吧!

第150章 婚禮上出現的趙家人

身份的暴露讓兩個倭商工廠寸步難行,他們原本是有其他計劃的,但誰沒想到還沒實施就被白露給堵死了。

製藥廠目前只確定了地方還沒開工建設,但白露租了幾個大倉庫,木家堡製藥廠過來的員工們正式開工,每天在白露設立的幾個收購點收購野生藥材。

能生長黑玉草的地方,其他藥材資源也很豐富,大家在簽約的時候便聽說可以自己去山上採集藥材來賣。現在包產到戶了,不像之前集體勞動那樣天天要去上工,各家都去採藥。

木家堡有一套自己的收購標準,員工們被叮囑過,在收購的時候會教給村民們,哪種藥材在挖掘的時候要注意什麼,怎麼樣才能讓藥材賣到更好的價格。甚至如果村民們識字又願意學習,還能從這裡領一本常見藥材簡單炮製手冊回去學習。

白露這一招,讓百姓們心裡更安定下來。他們實打實的拿到了錢,也確定了白露的收購確實不像舊社會那些藥販子一樣嚴苛。原本有些還在猶豫的人家見了這樣的形勢,主動找來要簽約,甚至有閨女嫁娶到隔壁縣城的還來幫著打聽隔壁縣能不能簽約。

在迎來大把穩定種植戶的同時,也打破了倭國人想先收藥材忽悠村民的打算。他們原先想著先給藥材定級寬鬆些,忽悠著那些看重利益的農戶簽約,一旦簽約了怎麼定價就是他們的事了。

但如今白露這麼搞,他們實在沒辦法了。這些村民們在知道他們的公司是倭國人投資後,竟然自發的搞起了巡邏隊,現在外人輕易不能進村子,他們連想去談都談不了。

除非他們繼續提價和白露打價格戰,但他們不敢。白露的藥品在國內自產自銷,而要漂洋過海的運輸,這是一大筆錢。必須要提高產品價格才能賺回來。

可是誰能保證到時候白露不會在國際上售賣低價藥,她要真這麼做了,那他們的貨物可就得虧本了。而價格戰他們是實打實要拿錢出去,哪怕白露虧了,但掙的錢也是華國百姓,白露根本不怕。

白露坐鎮柳縣,其他的縣城派了人過去和農戶洽談,等柳縣這邊雛形初顯她才會去下一站選廠址建廠。

日和、松山兩個集團和白露僵持了許久,期間他們想過各種辦法,包括給農戶許好處甚至給白露送禮,但還是那句話,經歷過侵略戰爭的那一輩人還活著,還在當家做主,在有選擇的情況下,沒人願意和他們做生意。

消息匯報出去之後,他們國家的外交部門找過華國外交部門譴責這件事,西方幾大主流媒體上也刊登了這件事譴責華國。

華國這邊的回覆是直接列出一張單子,全是國家擬定發展工業的城市接受招商引資的行業。華國的態度擺在那裡,他們確實窮確實要招商,但他們招商也是有條件的,倭國人去的地方是生態保護區,並不在招商的地界裡。

這很正常,所有國家都有這方面的條款,某些城市不允許建造一些污染大的工廠。

「雖然倭商沒有遵守規定去了我們招商發展的省市,但是來者是客,華國政府方面並沒有組織,甚至還積極配合了。只是當地百姓們更樂意和本地製藥廠合作。這是日和集團、松山集團和華國當地企業之間的競爭,華國政府並未插手。」

不遵守規則,競爭不過本土企業後找國家出頭,這確實夠不要臉的,哪怕是出了名不要臉的那家媒體都不還意思繼續糾纏。

施壓沒有成功,這兩個集團的下場可想而知,不管倭國那邊有沒有放棄繼續探查,都不會用這兩個集團了。

白露趁著這個時間加大了一起合作的農戶,不僅僅是生長黑玉草的縣城,連他們周邊的幾個縣城裡,能簽約的都簽了。

年末,由軍區種植的黑玉草開始採收,因為照顧得盡心,收成很好。國家建設的藥廠正式開工,當時白露在麗縣,麗縣藥廠的廠長心裡沒底,請白露去參觀了加工車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