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宮闕藏青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臨近年關,太醫署也有諸多繁事, 於是愈發地忙碌, 年前年後上值的安排,也都已經提前排好了。

幼青午後來找林正,算了一下年前年後上值的日子。

因著幼青還不算是太醫署里有資歷的太醫,上值也不是很重要,林正也體諒著年節團圓的需求, 於是年前年後都排了幼青休息。

雖是只有**日,但已算不錯了。

林正交代了些事情, 忽然又想起了什麼,執著筆墨的手一頓, 他開口問:「你如今是一個人在長安城住?」

幼青愣了下,應是。

林正想了下,又道:「平日若遇上什麼艱難之處,自可來信同我說,能幫你的,一定幫你。獨自居住,是要當心些。」

幼青忙道謝。

林正最後點頭道:「好好過年。」

此番言罷,幼青又回至座席,簡單地處理了些雜余的事務。

待到下值的點,幼青就收拾了東西,同同僚寒暄幾句,隨即踏出了太醫署,沿著宮道出宮回府。

出宮之後,沿途一路街道上,已儘是年節的模樣,人群熙熙攘攘,鋪面上賣得儘是年節所需之物,高門之外,也已掛上了高高的紅燈籠。

幼青坐在馬車裡,放下了帷裳,端起茶盞低頭輕飲茶水,垂目輕輕思索。

臨近年關,他應該很忙。

幼青自然也沒打算同他一起。

這般算下來,也就是跟玉葛和丹椒,一同簡單地過個年,等年後順便再給潘太醫那裡,送一些年節的禮。

簡簡單單,也挺好的。

幼青不由得想起,從前在道觀,隨著師父習醫的日子,雖是簡單卻也難忘。只是如今,老師早已離開長安不知幾載,也不知何時能再見一面。

靜安坊,薛府門前。

幼青下了車馬,往府里而去。

玉葛正從屋裡出來,正路過廊下,瞧見幼青回來,頓時走上前去,幫著把東西都收好,又隨著一同進了裡間,一邊打起帘子,一邊笑道:「屋子裡早就打掃便宜了,我又置辦了些年貨,備了好些吃食,今年仍就咱們幾個過年吧。」

幼青解下外衫,笑著道:「是,不過就我們幾個,也很好了。」

玉葛將錦帕放在銅盆邊上:「昨日長寧公主殿下又寄了信來,我替小姐收好了,就放在書案上了。」

幼青以浸濕的錦帕,淨面之後,笑著回道:「我一會兒就去瞧瞧。」

待換上家中素日所著的衣裳,幼青就行至了書案旁,坐下開始拆信。

此時天色已然昏暗下來,丹椒正巧奉了茶水進來,玉葛就起身去點燈燭。

待燈火點亮了,屋內一片通明。

玉葛又回頭看去,幼青坐在書案前,烏髮簡單挽著,眼睫輕垂,落下小片陰影,更襯得容色似玉。

幼青慢慢地讀罷了信,將信紙仔細地折好,放回了信封之內,又抬頭笑著對玉葛丹椒道:「長寧說,雖是年前趕不回來,但說不準能趕上元宵花燈之時。屆時,還要一同去瞧花燈。」

如此這般,幼青也沒有再回信。

今日還有些特殊,是北邊的小年,晚膳除卻旁的菜餚,還擺了一道牢丸。

幼青正淨手之時,忽然聽得外頭小廝通傳,道府門外來了人求見。

玉葛見狀先行了出去瞧。

幼青拿帕子擦手,正思索著,聽得外頭越近的腳步聲,簾櫳被玉葛打起,而後進來了一身著道袍之女子,鬢髮已盡白,但面容卻是三十上下,她抬眉瞥了過來。

幼青已全然呆愣在原處,反應過來的瞬間眉眼都飛揚起來,撲過去抱住了那人的手臂,話音甚至還有些不敢置信。

「師父,你回來了。」

上回得到師父的消息還是三四年前,去了揚州之後,就從此斷了聯絡了。

余夫人被撲得立在原處,半晌抬手摸摸幼青的腦袋,笑著道:「還跟以前一樣,這麼愛撒嬌?」

幼青悶聲應是。

余夫人笑問:「可還要哭鼻子?」

幼青臉紅了,壓下鼻間的酸意,連忙鬆開懷抱,引著余夫人坐下,又恭恭敬敬地奉了熱茶上來。

余夫人接過茶盞,又摸摸幼青的頭。

昔年,在道觀中待了好幾年,余夫人算是看著這孩子長大* 的,那會兒幼青還小,又自幼失去了母親。二人雖是師徒,卻也似母女。

後來,幼青被接回家中,余夫人也就離開了道觀,去各地行醫去了。

一別就是好些年,中間余夫人也回來瞧過幾回,見著幼青生活還不錯,於是也就連著三兩年沒回來了。

如今一見,自是有許多話要說。

玉葛在一旁輕聲提醒,膳食要涼了,二人這才用起膳食來。

待用罷膳食後,已是天色很晚了。

因著實在幾年未見,幼青很捨不得,正好也不用再收拾廂房了,她就隨著余夫人一同在正屋裡歇息。<="<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