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回八零,小保姆發家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我們當朋友是情誼,但做生意就是做生意。

你拿你的籌碼,我準備我的要求。

大家親兄弟明算帳,把要求都說在前頭,總比日後翻臉,連朋友都沒得做的好。」

不管是現實生活中,還是電視劇里都有同樣的情結,一塊創業的好兄弟,一開始都是情意滿滿,到後來……

也不過是落得個各走一邊的結局。

從志同道合,到分道揚鑣,最終的核心就在於前期沒說清楚。

理念不同可以談,利益分配不均短時間可以忍,但誰都不是大傻子,沒道理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

這門生意杭景書可不想干幾年就算了,目的是為打造品牌。

聽杭景書說的如此真心實意,顧正國和劉康媛都挺感動。

他們從小都是在人堆里長大的,要真論起玩心眼和搞人脈,把杭家兄妹捆一塊都不夠看的。

可他們偏偏就吃這一套。

劉康媛眼裡不揉沙子,顧正國八面玲瓏,這倆人湊一塊,簡直天作之合。

聽杭景書這麼說,顧正國也就沒啥不好意思的了:「那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們出錢,我出人脈。」

杭景書搖頭:「也不盡然,我們在紅葉街那邊已經租下了十年的廠房,現在應該收拾的差不多了。

而且我三哥學的就是機械設計製造,在生產線方面和其他工作方面,我們都不當甩手裝櫃。」

聽到這顧正國就更樂了:「那我更省事了啊。」

「那當然不是」,杭景書把自已寫寫畫畫的筆記本推過去:「你負責的部分是最重要的,能不能打開市場全得靠你了。」

杭景書和杭成剛都是在校大學生,即使再『不務正業』,也得有一段時間在校園裡好好學習。

可以說,暑假結束之後,只剩下顧正國一個人能來往於鳳城和深城之間了。

開學杭景書大二,最起碼未來的幾年,顧正國都是主力軍。

這時候不談好了,他真有事撂挑子咋辦?

顧正國思考了一下:「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我出不了多少錢,連廠子也都是你們提前租下來的。

等真正運行起來,我能做的事情就就少了。」

顧正國對工廠運行時一竅不通,而且市場也得靠王四蘭才能打開,他能做的,不過就是前期的事情,後續只等收錢就行。

可以說,他就承擔了一個開路者的角色。

要不怎麼說顧正國八面玲瓏呢。

人家很清楚自已的定位,也不貪心。

就是為了賺點小錢。

現實肯定了杭家目前的努力,然後表明自已的態度,這樣大家都舒服。

對於顧正國來說,他和杭景書能湊一塊,完全是因為嚴家的關係在。

兩個人算不上太親近,不過因為劉康媛和杭景書關係還不錯,就又近了一層。

杭景書在徽城上學,周日一天跑鳳城根本來不及。

顧正國又需要經常和深城這邊的人打交道,能照顧到工廠的,還真就只有王四蘭夫妻。

總不能事情還沒搞出眉目,就把穩定的工作先辭了吧。

在出錢方面,肯定是杭家出的多,顧正國即使和劉康媛加一塊,也出不了十萬塊錢。

而從國外引進一條生產線都不止這個數。

杭景書略猶豫了下:「你說的也對,但只有前期把路鋪平了,景蘭的路才會更好走。

顧大哥你不用自謙,你的價值是無可取代的。」

國內的高端玩具市場一片空白,不然孩之寶怎麼會也瞄上呢?

只有第一步走在正確了,才能在後來都搶占先機。

杭景書腦子厲害是有目共睹。

顧正國和劉康媛閒聊提起她都是滿口的佩服。

從大山里出來的姑娘,一年就能把家裡扒拉成萬元戶,光靠刷幸運點都刷不出來。

更何況,現在王四蘭能有這麼大的生意,誰都知道真正的核心點是誰。

這都不是推著走了,完全是給拴上了馬達拼命跑啊。

人家要真悶頭死磕,不用人脈,最後肯定也能成功。

幾個人說,鄺嬌就在門口默默的聽。

杭景書也有點小心機。

她主動顧正國入伙,是因為兩個人更熟。

但她對鄺嬌也有那麼點想法。

主要還是看上了鄺家在粵城的人脈。

從深城和粵城做生意,來回運貨都需要時間,現在路上可不太平,有了鄺家的支持,景蘭的路途只會走的更平坦些。

鄺家肯定是缺錢的,不然也不至於讓女兒出來做這些活。<="<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