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回八零,小保姆發家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1984年,吳明珠院土在幾十組實驗配比中,第24組的品種最優,口感好,成熟度高,成熟期早。

所以命名為8424。

很多品種都是用這種方法命名,通常都是名字+號碼,這個號碼就代表當時實驗的編號。

6月到9月都是西瓜的成熟期,這時候的瓜最新鮮最好吃。

大棚里的瓜更是,不用切,摘下來輕輕彈一下,就能聽到「咔」的一聲,綠皮紅壤,順著瓜的紋理掰開,就會竄出來一股瓜的甜味。

孫誠給大家分瓜,杭景書跟在人群後,重點觀察的是現在的大棚。

塑料膜比較厚,但沒有後世那麼韌,應該是技術不到位。

其他的導師差不多,就是扣大棚的材料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蓋大棚不是簡單的拿東西支上就行,還得能管控棚內的溫度,

現在的棚內支撐都是用木頭和竹竿,優點是取材方便,價格低廉,缺點就是易腐爛,不抗風,一年就要修補一次。

不過比起造價高昂,還需要引進的連棟溫室,大棚的花費就少多了。

孫誠老師熱情介紹:「我們現在的研究方向是蔬菜大棚,初步已經能種出黃瓜和西紅柿了。」

魯省那邊也有反季蔬菜,都是些大棚菜和土溫大棚,靠燒煤來維持溫度,一個冬天下來要燒掉三四噸煤。

成本高利潤低,加上薄膜透光度低,存不住溫度,只能種一些綠葉菜出來賣。

等塑料薄膜的技術難度突破以後,就會越來越好了。

杭景是跟在周老幾人身後,認真的觀摩吉農大的大棚技術,對於欲言又止的趙紅兵視而不見。

她又不是垃圾桶,什麼人都收。

岳紅梅經過這兩次的事,對杭景書的印象倒是真的很不錯。

主要是小姑娘夠勁。

你要是說她沒脾氣,那可真就是看走眼了。

小於老師也挺稀奇,之前岳紅梅還對大一新生嗤之以鼻,現在反倒好的跟一個人似得。

女生的友誼真神奇。

徽農大這次來參觀學習,是很受重視的。

主要是大家都對杭景書有些好奇,本以為大一新生是在開玩笑,沒想到還真有。

藍莓苗長得是真不錯。

鄭教授看到小杭就雙眼放光:「哎呀,小杭呀,哈哈哈你這個藍莓苗非常有用啊,還真是厲害,老周慧眼識珠啊……」

比起其他教授的高冷,吉農大的鄭教授對杭景書格外熱情。

給她整的一愣一愣的,目光求助的看向小於老師:這是什麼路數?

小於老師撓撓後腦勺憨厚的笑了:嘿嘿不知道。

鄭教授圍著藍莓苗進行了幾百字的誇讚後,最後點名了主題:「那個……小杭啊,有沒有計劃考到吉農大來讀研?

咱們這裡和你的專業也正對口嘛!」

周老立刻就急了:「老鄭!在我眼皮子底下搶學生是吧!」

鄭教授推推眼鏡,轉頭開始安慰起周老:「學生的天賦在這擺著,你說說,咱不能耽誤了對吧。」

種啥活啥在別的地方可能就是個玩笑話。

但在農大學生眼裡,曾經只有一個神人能辦到,那就是——宿管阿姨。

每次去到阿姨的邊角料小菜園,總會受點刺激。

嫁接失敗的苗在她這大豐收。

培養不出來的菌種,她有一大罐子。

農學生都想狠狠抱住阿姨的大腿,阿姨!你把我收了吧阿姨!

因為是學校邀請來的學生,大家在食堂也很受歡迎。

走著走著經常會收到吉農大學生們塞過來的東西。

新品種的糯玉米,自主培育的水果,甚至還有把小兔子送過來讓摸摸的。

徐迎安是一位漂亮的女老師,即使經常下地也不算黑。

這幾天和杭景書她們幾個女孩子來往最多,看起來就是清麗長相掛的,沒想到開口卻很敞亮:「哎媽呀,老妹兒!走,姐請你吃小雞燉蘑菇。」

第180章 我把你當同學

接下來的幾天,除了徐迎安,周老拒絕任何吉農大的人單獨接觸杭景書。

這徒弟是他看上的,誰也不能搶!

倆老頭一把歲數了,還玩這種你爭我搶的遊戲,杭景書真心覺得挺逗。

如果兩位老人知道了杭景書自已的想法,估計會拍著大腿喊可惜。

她只打算上到大學畢業。

倒不是當研究生不好,研究生也是有工資的,尤其是跟著行業大牛做實驗,也是有 年薪的好吧。

但她自已的智商自已清楚,在高中還能說一句遊刃有餘,要真當了研究生,估計就得泯然眾人了。

人得知道自已有多大的能耐,她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有取捨是一定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