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有錢賺,就得走在人前頭。
這個星期王四蘭除了看房子外也沒閒著,還往何老闆那跑了幾趟,對於租金還算有了解。
「我問過了,像建國路主街上的這些商鋪,最高的租金一年要2000塊,如果是和平街那邊比較偏的地方,能談到800一個月。」
2000塊!
王四蘭是想租個好位置,但這個價格實在太貴了!
她現在手裡連本帶利才只有5000塊錢,如果付了房租,剩下的就不多了。
而杭景書卻不這麼想。
2000塊實在是太便宜了!
要知道這裡一直是市中心,十年後的房租就會變成一個月一萬塊!
這2000塊錢必須得花。
而且租房合同簽越久越好!
年關將至,不少店鋪都開始進貨囤貨,目的就是在過年這段時間狠狠賺上一筆!
不過租商鋪這件事,有人賺錢自然就有人賠錢。
人如水,要流動起來才有收益。
所以絕對不能租太偏僻的位置,中心位置他們平民老百姓也擠不進去,選一個租金1500左右的就差不多。
王四蘭本來覺得花這麼多錢租店鋪還有些肉疼,但聽閨女分析後,也覺得可行。
小攤小販流動性大,有今天沒明天的生意不好做,不如租個鋪面更穩妥。
而且,杭景書心裡還有其他的打算。
現在改革新風吹得遍地都是,九幾年左右還會有土地改制,不僅家裡的地能重新劃分,市區的商鋪如果能買,就一定要趁機買下來。
這樣即使日後爸媽不做小商品生意了,也能有屬於的自已商鋪,租出去每年都是一筆固定收入。
也算是不白重新活一回。
建國路這邊一開始就是職工小市場,後來鳳城地工業發展速度越來越快,還有各種鄉鎮企業拔地而起,這片就越來越繁榮。
制磚廠、化肥廠、造紙廠、成衣廠還有瓷廠和印刷廠,職工人數越多,這片小市場就越來越熱鬧。
從五六十年代到現在就徹底形成了規模,現在想要租商鋪,只要交了錢,手續就能辦的又快又好。
八幾年的時代還是鐵飯碗吃香,住著廠里給分配的公房,享受著各種福利待遇,逢年過節還都發節禮。
孩子就更不用發愁了,但凡叫得出名號來的廠子,基本都有配套的幼兒園。
在這個時代,只要你成為了正式工,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就連你孩子的後續都不用發愁了。
當然,這些福利只對非農業戶口的有效。
作為農村人的杭景書一家,除非有能力把一家三口都弄成非農業,否則,別說福利待遇了,連在市區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農村人想要在市區混出名堂來,就得花費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杭景書帶著爸媽一步一步穩穩噹噹的走,總有一天能夠實現躺在家裡收租的夢想。
中午前杭景書騎著家裡的自行車回大院,半路上還碰到了許久沒見的王曉雯。
「小杭!好久不見了!」
王曉雯站在大院門口和杭景書招手,整個人熱情又明亮,是個快人快語的性格。
杭景書熟練地把自行車停在王曉雯跟前:「曉雯姐,上來我載你一段。」
王曉雯手裡拎著菜,也沒跟杭景書客氣,她把菜放在自行車前面的籃筐里,笑嘻嘻地跨上后座:「還得是咱們小杭,上回我看到錢桂美跟她打招呼,她都不帶理我的。」
王曉雯性格好,在大院裡和誰都能聊兩句,平時還碰到什麼事都愛搭把手,在大院裡不管是主顧還是保姆們,都很喜歡她。
杭景書邊騎邊安慰她:「沒事,她不理你,你就不理她,反正大家都是幹活為主。」
這話極大程度的安慰的王曉雯,她瞬間就心情好了,兩隻手在杭景書腰上作怪:「嘿嘿,還是我家小杭最乖啦~」
「哎哎——曉雯姐別鬧了,小心摔了!」
王曉雯才把手放在杭景書的腰上,她的把就晃悠好幾下,偏偏剛才王曉雯還故意在杭景書腰上來回摩挲,她瞬間就有些控制不住。
王曉雯也知道輕重,看杭景書騎車不穩,立刻就撒了手:「好好好不鬧了,就在這停下吧,我也到了!」
周爺爺和嚴爺爺家的方向不同,王曉雯從路口跳下來,拿菜的時候還塞給杭景書一塊糖。<="<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