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回八零,小保姆發家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每天上午嚴爺爺和嚴奶奶都會出去散步,杭景書起來就開始準備午飯。

先燉上個砂鍋肘子,再做個嚴奶奶喜歡的紅燒肉,今天趁著天氣好,還能把早就準備好的蒜和菜籽栽上,等月底就能吃上蒜黃了。

等下午杭景書出門的時候,就看到王四蘭在門頭,推著自行車等自已。

真是奇了,怎麼每回都剛剛好?

杭景書高興地快跑過去,好奇的問:「媽,你怎麼能每回都知道我出來的時間?」

王四蘭自從做了生意,腦筋轉的快,人也活泛了,自然知道獲得對自已有利的消息。

「這還不簡單,門口你侯大爺記性好著呢!」

只要一包煙,王四蘭就能知道閨女大概的出現時間,每次推著自行車在這多等會也沒啥。

今天是周日,閨女上午沒出來,下午肯定出來,王四蘭吃完飯就來這等著了。

母女倆到一塊說的就是生意經,這回王四蘭騎著自行車帶閨女回去,半路上就聊起了這次的稠州進貨。

等到家,王四蘭迫不及待地就拿出了這次進來的新貨,是兩個小小的錢夾,摸上去手感很不錯。

杭景書很驚喜:「媽,這也是稠州的貨?」

王四蘭看閨女的樣子,就知道這倆錢夾買對了,她壓低聲音悄悄和閨女說:「我在稠州進貨的時候,碰到了溫州那邊賣錢夾的,我就問了問價格。」

王四蘭給閨女比了個手勢,這種小皮夾進貨價是2塊5。

錢夾個頭不大,扁扁一個,四邊用了四爪角釘固定,溫潤的黑色和棕色,看著就像是成功人土的標配。

溫州和稠州離得不遠,大概一百多公里,杭景書琢磨著,如果想要進貨,估計到原產地肯定更便宜。

這想法也得到了王四蘭的贊同:「我也是這麼想的,過年前我就想進一批錢夾和皮包來賣。」

杭景書低頭再次打量起手裡的錢包,心裡卻在盤算著別的,眼看就是年底,到時候不僅小商品賣得好,這種皮夾錢包的銷量肯定也不會差。

還有個重點,那就是紅裙子那部電影應該也快上映了,到時候從裙子到高跟鞋,還有帽子髮飾,都會迎來紅色風潮。

如果能進貨一批各種大小的紅色錢包……

肯定賺翻了!

皮革廠老闆和小姨子跑路的消息被大家當成了段子傳播,可在這年頭,人家還是實打實的箱包生產基地。

不過這些不能直接和王四蘭說,杭景書只能換了個說法提議道:「媽,我覺得過年是喜慶事,不如去進點紅色的皮夾,甚至皮帶也能賣。」

王四蘭聽了也覺得閨女的提議很好,現在市裡的女性都是職工,過年誰不想紅紅火火?

那販子手裡也有紅色的錢夾,但王四蘭覺得不保險就沒買,現在看來,還是閨女說的對。

生意都是閨女牽頭做起來的,王四蘭對於閨女的眼光很相信,直接拍板決定:「這回賣完了就去溫州進貨,趕在年前好好賺一筆!」

第73章 必須得走!

杭仁山笑呵呵的看著母女倆商量生意經,他本身就是個老實人,平常有一把子力氣。

冬天不是在下地,就是在干小工,勤勤懇懇半輩子,也沒閨女和媳婦這段時間賺的多。

要不都說做生意賺錢呢。

家裡有人能改換門風真好啊。

要是有那些門路,誰願意一直當老實人?

誰都知道賺錢好,可怎麼賺,去哪賺,之前的夫妻倆都是兩眼抹黑。

即使在匣子裡聽說過稠州辦小商品市場的新聞,也都是當時聽聽就過去了。

要不怎麼說,機會總留給有準備的人呢。

現在有了固定營生,別說冬天有錢賺了,只要小商品市場不倒閉,夫妻倆就能一直有錢賺。

杭景書這次回來,還有個重要的事情。

「爸媽,你們想好要租什麼樣的房子了嗎?」

這點上,夫妻倆還有些猶豫,王四蘭手上不自然地擺弄著錢包,聲音悶悶的:「閨女,你說咱們這都走了,家裡的地咋辦?」

杭仁山看媳婦不好意思說,直接站出來出頭:「閨女,我和你媽就是有點不捨得咱們家,沒說不租啊,我這兩天看著房子呢。」<="<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