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回八零,小保姆發家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剝好的玉米棒子要曬,等曬的干度差不多之後,就得用工具把玉米粒一點一點的搓下來,這些活幾乎要干半個冬天。

另外半個冬天則是讓花生包圓。

秋收時把花生一簇簇的人工從田裡拔出來,成堆曬半干後還不算完,還得一點一點把花生從秧子上摘下來。

摘下來反覆晾兩天,還得用夾子把花生仁夾出來,用來賣或者榨油吃。

此外還要從花生仁里挑出個頭大,顆粒飽滿的來留種,等來年開春再播種。

農家少閒月,即使是冬天,也有各種忙活事。

土地也少閒著,玉米花生收上來,就得追著種上冬小麥。

天寒地凍的天氣,還得追著澆上凍水,省的小麥在冬天缺水。

王四蘭忙著做生意,家裡的玉米還堆著沒空剝,小山似的堆在院裡。

晚飯時夫妻倆也商量好,最近就在縣裡的大集上賣貨,先不去市里,畢竟家裡的糧食不能落下。

杭仁山是家裡的獨苗,上面有三個姐姐都是遠嫁,比起其他有哥們的家庭,就顯得勢單力薄了些。

所以王四蘭結婚後和弟弟家也經常走動,就是為了互相幫襯。

好在大女婿二女婿也都孝順,尤其趙東來,自訂婚後每年大秋就過來幫忙,大女婿王向春從分家之後也是經常來看望。

人要往好奔,才能越過越有勁兒。

第二天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房間裡,杭景書已經把早飯做好,收拾東西準備去上學。

臨出門前,她猶豫了一會,還是帶上了昨天王四蘭給自已的發卡。

紅色的發卡雖小,但卻能正好卡在馬尾辮上方,有了這個點綴,杭景書整個人看起來都充滿了朝氣和活力。

「小杭!」才到校門口,杭景書就被同學們熱情的招呼著說話。

林曉也背著書包朝杭景書打招呼,等走近了,幾個女同學的關注點不約而同都落在了杭景書的頭上。

周曉麗快人快語,滿臉羨慕地看著杭景書頭上的發卡:「小杭, 你這在哪裡買的呀,樣式真好看。」

林曉跟著看過去,也覺得很漂亮,現在女孩兒們都打扮的樸素大方,烏黑的頭髮戴什麼都很合適。

「是呀,小杭,你在哪裡買的?」

杭景書摸摸自已頭上的發卡,和幾個人邊走邊說:「前兩天在商業街買到的,大家有空也可以去看看。"

杭景書雖然嘴上沒把和王四蘭的關係說出來,但心裡已經琢磨開了。

這種發卡能賣2塊一個,那個更漂亮的大蝴蝶結髮卡應該是賣5塊。

高三年級有6個班,一般平均有32人,男女比例差不多,那麼算下來每個班有女同學16個左右。

如果每個人都從自家的小攤上買東西……

按照便宜的發圈算,96個人,每人花5毛錢就是48塊。

還有家庭條件好的同學,即使只占96個人的三分之一,也是32個人。

如果這32個人每人都買5塊錢的發卡的話,那就是160塊。

嘿嘿嘿,都是美麗的小錢錢啊~

(¥﹃¥)!

林曉雖然家裡有幾個發卡,但還沒有這種樣式的,其他幾個女孩也都很感興趣,相約著周日去商業街逛逛。

走到班裡,杭景書頭上的發卡更是被班裡其他女生問個遍,就連第一天和杭景書不對付的李玉芳都盯著看了好幾眼。

看來學校的市場也很可觀呀。

不知道進貨些文具用品有沒有銷路。

不知不覺間時間又來到了周六,下午的最後一節課正是蔡老師的課,她適時提醒:「再有一個星期就又月考了,這次我希望能看到咱們班級的進步。」

班上其他人神色各異,其中李玉芳最為憤憤不平,她捏緊了拳頭,目光里都是激憤,騰地一下站起來激動的說:「老師,我覺得不公平!」

李玉芳手指向杭景書:「杭景書初到班級里就搞小團體,只給喜歡她,奉承她的人講題,這次考試他們肯定提高的多!」

除了憤怒的李玉芳,還有表情陰鬱的吳天明外,其他人都是一臉懵。

這麼長時間,大家都是有問題相互解答,有需要的就去問小杭,她從來也沒有拒絕過。

反而是有不懂的地方還會帶著大家一起討論。

這人莫名其妙的又生什麼氣?

班上的人都用一種奇怪地眼神看著李玉芳,沒有任何一個人應和她。

時間在此刻緩慢的可怕。

慢慢的,李玉芳發現除了自已衝鋒陷陣外,另外的鄭茹月還有吳天明都保持沉默。

「什么小團體?大家有問題問就行了,哪裡有那麼多彎彎繞繞」,對這種劈頭蓋臉的指責,杭景書沒有選擇解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