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林又說:「《全環境科學》的審稿周期為兩個月,並不長,可以一試。即便被拒稿,也可以得到一區審稿人的修改意見。專業人士的反饋也算是一個收穫。」
雖然謝為知心裡嘀咕,花錢總是能讓一堆專業人士幫她看看的,不過她也放寬心,隨手一投。畢竟她才博一,而直博有五年,時間怎麼算都非常充裕。
距離投遞稿件沒到半個月,謝為知查看信箱,發現自己收到了審稿人的回件。
第68章 郵件是一串長文。
瑪麗·詹森發現了篇奇文。
身為環境科學領域資深研究員, 瑪麗在《全環境科學》期刊中擔任審稿人一職。早晨九點,回復完科員團隊的郵件後,她開始處理一天的首要工作,審閱論文。
對於領域內的前沿問題, 瑪麗早已爛熟於心。基本上她初看題目, 就大致明白筆者的研究框架;再粗略掃一遍梗概和數據,對於文章質量也便有所把握;直到最後才是瀏覽全文, 提出改進建議。
採用上述方法, 瑪麗以極高的效率處理著待審稿論文,一篇接著一篇,動作有條不紊。直到她點擊滑鼠, 審閱一篇新的文章時,她拖動滾輪的動作一頓, 皺起眉頭。
最先讓瑪麗感到不對勁的地方是數據。她對於數據準確性的要求極高,或者說, 這在業內是條重要的學術規範。一篇實驗性的文章連數據都有問題, 那它就可以直接看作一張廢紙。
瞧瞧對方寫的是什麼?「對地區600多條骨幹大河, 2700多條大小河流進行污染物清理」?瑪麗通讀好幾遍, 才確定研究對象不是其中的一部分, 而是全部。
——為了研究意義鼓吹的大話, 瑪麗給出了評價。
雖不知道對方做了怎樣的操作, 但這麼大範圍的研究目標,有極大概率對方每一項都做不好, 更有可能的是,筆者以其中重點研究的例子替代整體。
到這一步, 文章已經初步打上作假的嫌疑,不過瑪麗繼續耐心看了下去, 可惜往後就更讓人感到一頭霧水。組織人工打撈、機械輔助,還往所有河流安裝了檢測器和傳感器?每一條河?每一條河!
「要不就是對方在胡寫,要不就是我在做夢。」
瑪麗自言自語道。
這下研究內容倒不空泛了,就是有種幻想般的荒謬。
研究方法科學,實驗設計也沒什麼問題,要是真能完成,得出的數據就能做各種橫向比較,正如文章後續進行的那樣——然而這能做出來嗎?
譬如一人精通管理五百強公司的經驗,對此頭頭是道,就有這樣一家公司讓他管理?
瑪麗寧願相信作者只是採樣了河水進行模擬,都不敢相信對方進行了實地試驗,從頭到尾把河水清理了一番。太昂貴了。
大多數研究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因為學者需要進行不斷試錯,或許最終的方案執行起來無比簡單。然而本篇文章,僅是復現就能掏空許多科研經費,最後卻沒有專利成果,只是一篇純粹的研究,誰會願意花錢支持這樣的研究?
再返回頭細看,瑪麗發現筆者對於經費有描述,看來對方也對錢有所概念。只可惜,概念在於千萬人民幣,百萬英鎊。
百萬英鎊!一瞬間,文章內所有的數據都有了真實性,並且真實到可怕。
瑪麗得承認,這篇論文並不深奧,課題甚至算得上簡單,但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做到了極致。
不是所有人都能獲得一個地區三千多條河流的詳細數據做分析,好吧,沒幾個人能做到。研究對象任對方取用,這是一種燒錢就能有結果的研究,並且對方燒得起。
瑪麗寫下了自己的意見反饋,點擊發送後,她握住滑鼠思考片刻,突然聯繫起了編輯。
按照慣例,完成審稿後,接下來就是編輯綜合匯總各位審稿人的意見,這一步就沒有瑪麗的事情。然而瑪麗朝編輯一提,後者就立刻明白了對方的來意。
「啊,那篇文章。」編輯回覆:「來自一位新人學者。我和其他幾個審稿人正在討論如何處理它,你要參與嗎?」
.
謝為知看到郵箱裡的消息後,心跳開始緩慢加速,原本暈暈乎乎的大腦瞬間變得清明。
快得離譜,她想,不會是什麼壞消息吧。
雖然按道理來說不該抱有很大期待,畢竟是一區文章,哪有那麼便宜的事。但是既然已經投遞,謝為知總是希望能得到好結果。
謝為知大四提前進組,每周兩次組會,雖然很慘,但到底有所收穫。這一個月里她又沒日沒夜地寫論文,導師的反饋也不差,她也就對自己抱有一點信心。起碼不要被拒,否則花費千萬的博士生會很沒面子。
總之,比騎馬時忐忑。謝為知心跳越來越快,點開了手機。
一串長文。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