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叔到了松江後,用三百兩買了現在的宅子和二十畝良田,大寧朝田地價格根據地方不同、土地好壞從五兩到三十兩不等,普通房屋的價格也不算貴。
蘇蘊雪算了一下,在松江府這個地方,三百兩銀子能買個宅子和這麼多田地已經算很不錯了。
而她自己的三百兩,她計劃離開的時候已經想辦法讓崔嬤嬤換成了銀票縫在貼身衣物里,全都帶了出來。
據她了解,慶和年間,大寧朝正一品官的俸祿用銀兩計算的話一個月是六十餘兩銀。若是沒有災荒,一石糧食不過一兩銀子左右,而買個僕婢,也不過三五兩銀子。
蘇蘊雪有六百兩銀子,這已經是相當的一筆巨款了,最起碼可以在這個時代,與崔嬤嬤他們富足地過完一輩子。
所以她打算去街上看看,能否用剩下的錢買個商鋪什麼的,做點營生。
崔嬤嬤說好,隨即又看著蘇蘊雪的臉,猶豫道:「小姐要這樣出門嗎?」
蘇蘊雪才發現她臉上依然是黑黃一片,雖然剛洗了臉,但也只是顏色稍微淡了一些,核桃果實的汁液雖然是很好的偽裝神器,但缺點就是很難洗,最起碼要好幾天才能洗掉。
她本來還打算今天過兩天去孟府拜訪呢,看樣子還得等過幾天臉上的顏色都洗乾淨了再說,若是以現在的模樣去孟家拜訪,未免過於失禮。
「就這樣出門吧,把我的男裝拿來。」在外行走,還是以男子身份更方便一些。
崔嬤嬤拿了一件青色棉布袍給蘇蘊雪換上,又將蘇蘊雪的頭發挽起,帶上網巾,看上去和普通的大寧朝男子一樣,蘇蘊雪照了照鏡子,對自己這身裝扮十分滿意。
二人和桂花嬸和馮叔打過招呼之後,就這樣出門去了。
明州的容王府,無論規模和形制都比京城時雍坊的王府大得多,四門城牆是壘以青石,用糯米灰漿澆築而成,十分堅固,其內遍築宮室樓閣,亭台水榭,朱甍繡瓦,雕樑畫棟,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藩王的尊貴與威嚴。
王府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是處理王府政務的地方,內廷則是寢宮。其中寢宮又分前殿和後殿,前殿是蕭桓衍的寢殿,而後殿則是容王妃的寢殿,兩側是妾室居住的東、西三所,規制與皇宮相似,不過下天子一等而已。
蕭桓衍自回明州後,就獨居於前殿,將新娶的王妃扔在後殿,未曾去見過一次。
蕭桓衍穿著家常的玉色細布直裰,玉簪束髮,在外朝的承運殿處理這一年多積壓的事務。
他剛回來不久,明州乃至江南的豪族都暗中派人來求見他,這些家族,大多都參與從事海上貿易,當初在京城他都沒有見這些人,回了明州更不可能見。
蕭桓衍對劉如意道:「你去告訴他們,本王早已不插手市舶司的任何事,不會召見他們,如果實在不捨得這門生意的話,儘早去找趙喜。」
趙喜就是被朝廷派來提督明州市舶司的太監,司禮監的右監承。
劉如意領命離開。
蕭桓衍轉而問衛成:「查到沒有,這一年多趙喜都做了些什麼?」
衛成秉道:「朝廷自去歲收回明州市舶司後,規定對前來朝貢的番國收兩成稅,民間的私人船隊收四成稅,並且允許對私人船隊發放勘合文書,擁有文書的船隊才能去海外貿易。趙喜明面上執行朝廷的規定,可私下又對番國和私人的船隊都各加了兩成稅,這些錢全被趙喜中飽私囊。不僅如此,他還設了一套規矩,無論是朝貢的船還是私人的船,都要按照船隻靠岸的先後順序來驗貨,不過誰先誰後,就是他說了算,是以很多商隊為了早日上岸,都爭相賄賂趙喜,若是拿不出孝敬,那船就得一直在海上飄著。」
以前三個市舶司只有明州的市舶司放寬了民間商船的限制,明州靠著海上生意一時繁榮無比,引得朝野側目,不僅如此,明州市舶司放寬限制後,某種程度上竟然減少了倭寇的侵擾,畢竟倭人能當商人賺錢,也犯不著當海寇。
朝廷收回了明州後,慶和帝為加強為對私人船隊的控制,同時能將這部分利益收歸朝廷,下旨同意發放文書,其他兩個市舶司亦然。可是誰家能拿到文書誰家不能,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而是由市舶司提督決定,這就給了市舶司提督極大的權力,於是許多商隊為了能夠拿到勘合文書,爭相賄賂提督太監,這已經夠他們賺一筆的了,沒想到趙喜還不滿足,真是貪得無厭。
蕭桓衍冷笑:「這太監撈錢還撈出花樣兒來了,難怪江南那些世家這麼著急見本王。」
雖說海上貿易來去都是以一倍而博百倍之息,但是風險極大,稍有意外就是血本無歸,這些太監倒好,坐在提舉司內就能坐享其成。世家們賺的銀子交給朝廷也就算了,還要被閹人盤剝一層,難怪如此不甘。
衛成遲疑道:「殿下,這樣下去早晚要出事,我們真的不管嗎?」
「管?如今市舶司可與容王府沒有絲毫干係,怎麼管?本王還是按照今上的意思,老老實實做個閒王罷!……其他的,可有什麼事?」
衛成聞言比剛才謹慎了不少,肅然道:「沒有,一切安好。」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