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的母親原本應該是國公府的小姐……後來成了丫鬟,配給了看門小廝九指。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提起她,大家只知道是九指的秋胡戲。
聽到窗外傳來張功華爽朗的笑聲,如意滿腦子都是可憐的花椒!花椒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笑聲!
看在孩子的份上……如意想了想,說道:「吉祥的公事,我不便參與,更不便說。我只是知道殺人償命,冤有頭,債有主,因果循環,善惡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此次錦衣衛只是按照旨意捉拿罪臣,旨意並沒有抄家這一項,這表示朝廷看在崔駙馬和永康大長公主的份上,願意放夫人一馬,張家在滄州老家是有祭屋祭田的,這些東西即使抄家,也不在抄沒之列。」
「當年我給老祖宗當代筆,老祖宗要張家族長擴建祭屋,擴大祭田,為了就是這一天。崔夫人倘若能遣散眾多家奴,帶著全家退回滄州,住在祭屋,不再為罪臣求情,不給皇上添亂,兩耳不聞窗外事,約束子孫,讀書耕織,多做善事,或許,能度過此劫。」
張家子女除了如意親手「送走」的張宗翔,其他都沒有作惡。皇上只是對張氏兄弟不滿,沒有抄家,是看在張太后,崔駙馬和永康大長公主的面子上。
但張家人若還想繼續過著呼奴喚婢、前呼後擁的奢侈生活,就只能跟著張氏兄弟這艘破船一起沉下去了,神仙難救!
崔夫人說道:「多謝夫人指點,我明白了。東府那邊我也會去說,他們願意聽我的就一起遣散家奴,回滄州老家,歸于田園,老老實實過日子,倘若不聽,那就算了。」
崔夫人是個爽快人,回家之後,立刻和東府的人商議,東府的周夫人吃齋念佛多年,早就不管事,當家的大少爺和大少奶奶夏氏都願意聽崔夫人的。
滄州祭屋住不了那麼多人,也養不起太多人,東西兩府遣散了家奴,放他們自由,多多少少給了一些安身立命的本錢,只留下十來個誓死追隨的。
兩家人歸還了敕造的東府和西府,以及頤園,都收回朝廷,張家人回到了滄州老家,從此,張皇親街再無張皇親,曾經煊煊赫赫、一門兩公侯的京城第一外戚,黯然退出京城名利圈。
這頤園原本是一門兩公侯石家的宅邸,因謀反抄家滅族。後來給了張家,張家也一門兩公侯,但很快就敗落了,張氏兄弟皆下獄,族人逃回滄州老家,這地方越傳越邪門,據說是被厲鬼詛咒,所有住在這裡的家族都沒有好下場。
嘉靖帝還要把頤園賜給奶兄陸炳,陸炳嚇得不敢要啊,連陸炳都不敢要,別的大臣就更不敢要了,因無人居住,久而久之,頤園就荒廢了,成了傳說中猛鬼出沒的鬼園。
蛛絲兒重新結滿雕梁,十里畫廊是蜘蛛的天堂。
承恩閣遭雷擊,連同山頂的松林一起燒成灰燼,一場大雨過後,灰燼里冒出了新芽。
紫雲軒的太湖石假山群重新變成了兔子窩。
梅園依然有仙鶴在飛,到了冬天,群梅吐艷。
長壽湖的辟鵜鳥依然在冬天南飛,開春飛回來築巢求偶下蛋繁衍。
頤園好像什麼都變了,但又好像什麼都沒變。沒有了人,萬物生長,比以前還要繁盛。
錦衣衛詔獄裡,由於張太后脫簪請罪,哭求皇上恕罪,嘉靖帝不敢把張氏兄弟治罪弄死,只得退而求其次,把罪臣張延齡(西府侯爺)繼續關在錦衣衛,就在這裡坐牢。
把罪臣張鶴齡(東府侯爺)送到了南京的錦衣衛關押!兄弟兩個一南一北,都在坐牢。
吉祥恨不得把杖斃五戒又焚屍的張延齡弄死,可是如今看來,只要張太后不死,張氏兄弟就死不了。
有張太后這個保護傘,這案子是辦不下去的,吉祥在錦衣衛衙門焦躁的待不下去,就回家了。
真是浪費時間!還不如回家帶我女兒出去逛街呢!
吉祥一回家,就被如意拖進了臥房。
吉祥說道:「這大白天的。」
嘴上這麼說,吉祥脫衣服的速度倒挺快,一點不耽誤。
等如意拿著一封信過來,吉祥已經開始脫襪子了。
「這大白天的。」如意把剛脫下來的衣服扔到吉祥身上,「穿上。」
如意把信給吉祥,說道:「南京的紅霞八百里加急給我捎信,說那個窩囊廢魏國公走了禮部侍郎嚴嵩的關係,將寵妾鄭姨娘扶正,向禮部請封了魏國公夫人,這個鄭姨娘也生了個兒子,鄭姨娘成了魏國公夫人,那麼她生的庶次子就成了嫡子,將來請封世子,魏國公的爵位就要傳給世子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