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祥如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5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看到抄錄的寧王起兵檄文,張太后簡直比竇娥還冤啊,在正德皇帝那裡哭訴冤屈。

正德皇帝說道:「太后說檄文里的懿旨是假的,朕相信太后,此乃反賊的離間之計,可是——」

正德皇帝給了張太后一封密報,「除了太后懿旨,反賊還拿出了大舅寫給反賊的書信,信上大讚反賊是千古罕見的賢王,覺得反賊的兒子適合當太子,信上的字跡是大舅的,就連大舅壽寧侯的印信也是真的。」

張太后掃了一眼密報,忙道:「哀家可以以性命作保,壽寧侯絕對不會和反賊來往,哀家的懿旨都可以偽造,壽寧侯的書信當然也可以偽造,求皇上明鑑!」

在這個節骨眼上,無論是真是假,官方都必須認為是假的!絕對不能給寧王任何師出有名的機會!

因為,如果親舅舅的信是真的,那麼,太后的懿旨就很有可能是真的。

所以,寧王就是吃准了這一點,拿著壽寧侯的「親筆信」,就偽造太后懿旨,說自己起兵是奉太后的命令。

正德皇帝日常也在發瘋,但遇到正經事他一點都不瘋,曉得其中厲害,現在大敵當前,不能自家先亂了陣腳,哪怕之前正德皇帝再不待見張家,此時也必須一致對外,說道:

「解鈴還須繫鈴人,大舅舅的事情,得需大舅舅解決,明天大朝會,朕要宣布御駕親征,剿滅反賊,到時候大舅舅要站出來,痛罵反賊偽造信件,他從未與反賊有過任何來往。」

張太后曉得皇帝在給自己親弟弟一個劃清界限的機會,連忙說道:「皇上明察秋毫,一眼就能辨忠奸,哀家立刻著手去辦。」

這對母子相處,不像母子,更像君臣。

張太后命女官將伺候老祖宗的芙蓉姑娘召進宮裡——其實應該直接把兩個弟弟召進宮裡商議明天大朝會的事情,可是,因大弟弟東府侯爺年輕時在宮廷不知收斂,酒後輕薄宮女,正德皇帝不待見兩個舅舅。

所以,張太后以前有事都是宣老祖宗進宮商議,後來老祖宗身體不行了,就宣芙蓉進宮,基本不讓弟弟們進宮。

因寧王起兵造反之事關係重大,是朝廷驛站一千里加急送來京城的,京城裡,皇帝先知道,民間,甚至官場都還沒有傳開,芙蓉在頤園就更不知道了。

芙蓉聽了張太后口諭,忙道:「奴婢這就回去告訴老祖宗,急召兩個侯爺商議明日大朝會該如何說。」

張太后說道:「哀家的大弟弟秉性如何,哀家很清楚,他是個花花腸子、老鼠膽子,斷然不敢接觸藩王的,可是他這個糊塗人平日如何保管印信?哀家不知,或許被人偷蓋或者偽造也未可知。」

「去查一查哀家大弟弟身邊能夠接觸到印章、能模仿筆跡的師爺或者幕僚,或許是他們收受了寧王的賄賂,鋌而走險,臨摹大弟弟的筆跡,蓋了印章也未可知。最近要對東西兩府和頤園都嚴加管束,以防後院起火。」

「還有,此事切莫聲張出去,即使明天大朝會皇上宣布御駕親征,咱們張家也不要談論國事,要牢牢記住,外戚只要不干政,就會一直享富貴榮華。」

芙蓉應下,趕回頤園,以老祖宗的名義緊急召集兩個侯爺。

平日,這種煩心事是不敢驚動老祖宗的,可如今此事關係到張家榮辱,芙蓉不得不硬下心腸,一五一十告訴了老祖宗。

老祖宗聽了,灰白的面容迴光返照似的,突然紅光滿面!

芙蓉趕緊將準備好的救心丸餵給老祖宗,「莫要氣,這節骨眼上生氣可沒有用,兩個侯爺都在等老祖宗示下。」

老祖宗如今白天昏睡的時候多,清醒的時候少,甚至有失禁的現象,不知不覺濕了褲子和褥子,這些只有身邊最親近的三個人——花椒,來壽家的和芙蓉知道,都沒有告訴過別人。

如今關係到政事、張家生死存亡之際,芙蓉素來謹慎,把花椒和來壽家的都打發出去了,只有她一人服侍老祖宗。

老祖宗吃了藥,兩個侯爺也趕過來了,芙蓉解釋了一遍張太后的意思。

東府侯爺嚇得跪地說道:「老祖宗,兒子無能,可是兒子絕對不會和寧王——」

「是反賊!現在已經不存在什麼寧王了,只有反賊!」一旁西府侯爺連忙糾正到,此時他嚇得額頭全是汗珠兒!此事若真,這可是謀逆的大罪啊!

東府侯爺立刻改正了說辭,說道:「兒子絕對不會和反賊有任何牽連的!兒子壽寧侯的官印,都是隨身攜帶,府里的幕僚和師爺們平日裡在東府書房裡替兒子辦事,使用的都是兒子的一枚閒章。」

說完,東府侯爺從懷裡掏出一個布包,壽寧侯的官印是巴掌大小的白玉印章。

東府侯爺明白,只要不干政事,無論他如何花天酒地,老祖宗都會隨他去,所以,這些年他就是玩出花來,也一直沒出過大錯,老祖宗從未將他禁足——除了被老婆周夫人抓破臉被迫在東府養傷之外,東府侯爺一直在外頭浪蕩。

西府侯爺聽哥哥這麼一說,當即說道:「大哥這些年一直把棉花胡同山東菜館那裡當成家,如果那信是偽造的,多半就是棉花胡同的人有問題,得好好搜一搜。大哥,小弟跟你一起去肅清門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