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吉祥如意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老祖宗喝了一口,蹙眉道:「這什麼茶?好苦。」

芙蓉說道:「是蓮心茶,對消渴症有好處。」

老祖宗就忍著苦,將一碗茶當藥喝了下去,說道:「那朝廷官兵是皇帝的人,為何要搶我的畫呢?那場面,就像抄家似的。」

芙蓉忙道:「夢都是反的,中秋節的時候,皇上賜給咱們不少好東西呢,您手裡的拐杖就是皇上給的。」

老祖宗重重的嘆氣,「可是皇上一直住在豹房,不去後宮,宮廷一直沒有皇嗣……如意,你寫信給我在滄州的妹妹,她也是國公爺義兄的夫人,在張家的滄州老家養老。」

「要她在祖墳附近再置辦幾傾祭田,把祭屋好好修一修,再擴建出幾處祭屋,無論木料,磚石都要用好的,要修的結實,我給她捎去兩千兩銀子,務必把這兩件事辦好。」

國公爺的義兄叫做張崚,老祖宗的親妹妹金氏嫁給了他,張崚認了張家祖宗為祖宗,名字寫入族譜,也是張家族人,目前在滄州老家張氏家族當老族長,金氏是老族人夫人。

擴張張家祭田和祭屋的事情理應交給老族長夫妻去辦。

即使家族犯事,抄沒家產,只要不是十惡不赦之罪,嚴重到要開棺鞭屍這種,祭屋和祭田都不在抄沒之類,是免抄的。

老祖宗居安思危,居然這個都考慮到了,真是為了張家殫精竭慮啊。

如意提筆寫信,然後把信給老祖宗瞧了,老祖宗拿筆圈出幾個字,要她改了,重新抄錄了一遍,再次看過,才點頭說道:「可以了,連信和兩千兩銀子,得需可靠的人拿去滄州。要來春去吧,這孩子人機靈,辦事老成。」

老祖宗已經忘記了來春此時下江南去南京,給二小姐置辦嫁妝田產房屋的事情。

芙蓉不想提醒老祖宗的錯處,免得老祖宗又徒增記性越來越差的傷感,就說道:「不如讓王嬤嬤的丈夫王善去辦吧,王善輩分高,面子大,他親自去送信送錢,滄州老家那些人不敢瞎糊弄他。」

老祖宗點點頭,說道:「行,聽你的,老也有老的好處。王善確實比來春更可靠。」

芙蓉拿著信和二千兩銀票,和如意一道去紫雲軒,交給了王嬤嬤,把老祖宗的意思都說了,「勞煩嬤嬤回去跟王善細細交代,估摸以後祭屋的修建、祭田的收成也會派王善去跟著,老祖宗很重視此事,必定要問的。」

王嬤嬤把東西都收好了,說道:「我明白,滄州老家那些族人只曉得沾光享樂,富貴榮華,那裡懂得老祖宗未雨綢繆的良苦用心,王善以後會時不時去滄州瞧瞧的。」

王嬤嬤拿著東西走了,如意要送芙蓉,芙蓉卻不走,還坐下來了,笑道:「怎麼?我不配在你這裡喝杯茶?」

「怎麼會。」如意叫秋葵,「把我的好茶拿出來——用王嬤嬤自掏腰包買的泉水泡。」

東府每年單是買玉泉山泉水就要花五百兩銀子,單給主子們做飯喝茶用,用水當然不會可著頭做帽子,會留有不少餘量,這些餘下來的泉水是給有頭有臉的僕人們喝的,比如王嬤嬤。

不過,二小姐大興儉省之法後,山泉水砍了一半,只出二百五十兩。僕人們要喝山泉水,甚至大管家來祿都是自己掏錢另賣。

泉水隔了夜味道就變了,反正王嬤嬤回家了,這水不用白不用。

好水泡好茶,秋葵端了兩杯茶,一杯給芙蓉,一杯給如意。

芙蓉端起茶杯喝茶,一入口,便說道:「好茶!」

揭開茶杯上的蓋子,細看茶葉,又品了品,「這是貢茶蒙頂甘露,專門進上的,這名字還是當今皇上命名的,連老祖宗都只得兩包,是太后娘娘賜的,你這裡怎麼有這個?」

芙蓉在宮裡生活了很多年,她的舌頭靈的很,一嘗便知。

如意詫異說道:「這茶當真有這麼好?我以為是吉祥吹噓的呢,他說這個茶就是當年舉薦他和趙鐵柱參加豹子營比試的鄭老闆送的,去年今年都送了,說是進貢的好茶葉,宮裡的好東西。」

「我喝著確實比咱們官中發的茶葉要好,但沒想到會這麼好,什麼頂,什麼露的,我連這個名字都是第一次聽說。」

芙蓉說道:「是蒙頂甘露,吉祥的這個朋友可不簡單——你手上有幾包?」

如意說道:「有四包,我娘和鵝姨只喝甜茶和鹹的麵茶,喝不慣清茶,說喝了夜裡睡不著覺,吉祥就把送了四包都給我了。芙蓉姐姐喜歡,就拿一包去,一包有半斤,夠喝好一陣——秋葵,把沒拆開的茶葉拿一包過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