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張德華這個新娘子去了定國公府,張家還陪了兩房人家,以及姚黃,趙粉,豆綠,石榴四個陪嫁丫鬟。
送嫁的是東府二少爺張宗翰,一直把同父異母的姐姐送到了定國公府,國公府留了這個小舅子吃酒,並打發兩匹蜀錦、兩部書、兩把川金扇子等禮物。
送別了大姐姐,張言華回到梅園裡,梅園一下子空了不少,她心情不好,連晚上的家宴都沒去。
大小姐盛大的婚禮幾經波折,從去年臘月四個陪嫁丫鬟名額就開始在各種矛盾里打滾,但,好事多磨,婚禮最終就像她的婚事一樣完美,在京城傳為美談。
晚上家宴散了之後,夏氏連夜算了一下大小姐婚禮的總帳目,花了三萬八千多兩銀子!已經超過預計的三萬兩,都快到四萬了!
如今東府錢庫只剩下兩萬兩現銀。
雖說,張家也收了很多禮金和禮物,可這些都是人情,將來要還的啊!總不能把禮金也摸出來花了吧。
希望今年春天風調雨順,春季是收穫冬小麥的季節,希望田莊能夠收些春租上來,否則,東府錢庫里的銀子根本撐不到今年收秋租,到時候大家過日子的錢都沒有了!
夏氏將錢庫告急的事情跟丈夫說了,大少爺告訴了父親東府侯爺。
侯爺並不當回事,說道:「我知道了,婚禮就該花這些銀子,否則,體面何存?你大妹妹的婚禮誰不說好?該花的就得花,等我奏請的五萬鹽引一到,就能補上這個窟窿。」
說完,侯爺從錢庫里又支了兩千兩銀子,也不知道拿去幹什麼了,反正侯爺在婚禮結束的第二天就消失了,一直到張德華三朝回門那天早上,侯爺才回到東府,接待女兒女婿。
張德華攜夫婿定國公回門,定國公已經給她請封了定國公夫人的誥命,這一下張德華和老祖宗一樣,都是國公夫人了,比繼母周夫人還高出一頭。
回門宴上,周夫人看著容光煥發、梳起了婦人頭的張德華、一表人才的定國公,雖然是盲婚啞嫁,小夫妻洞房之前都沒有見過面,但能看出去夫妻和諧,是一對眷侶。
周夫人嘴裡的酒都酸成醋了,唉,這麼好的婚事,怎麼就輪不到我的閨女呢?
回門宴上依然不見老祖宗,張德華不禁有些擔心,問道:「老祖宗身體如何了?」
夏氏說道:「聽芙蓉說,今天下床在屋裡子走了走,瞧著精神還好,等吃了飯,你和新姑爺去頤園松鶴堂,老祖宗想看看你們。」
張德華大喜!老祖宗既然可以見人了,這表示身體在好轉嘛!
東府侯爺聽了,忙說道:「母親康復,真是太好了,我也一道去看望母親。」
夏氏心想:老祖宗只是說看看張德華和新姑爺,沒說見你這個大兒子啊!
可是,東府侯爺是夏氏的公公,她不好出言阻攔公公。
其實這時候應該周夫人出來阻止丈夫,別過去添亂,但是,此時周夫人只顧著嫉妒張德華得了定國公這個絕世好女婿,根本沒有把侯爺話聽進去,也就沒有管。
眼瞅著婆婆也默認去看老祖宗了,夏氏心道:我開不了口,但是來壽家的最近一直住在松鶴堂,如果她拒絕侯爺探望老祖宗,侯爺不敢不聽的。
這來壽家的平日挑三揀四、吹毛求疵討人嫌,但關鍵時刻還挺有用的。
於是,夏氏悄悄交代魏紫,要她立刻先去松鶴堂找來壽家的,把東府侯爺要跟著新人一起去見老祖宗的事情告訴來壽家的,要來壽家的有個準備。
魏紫立刻去辦。
吃了飯,東府的大小主子們連同新姑爺定國公一起去了頤園,浩浩蕩蕩去看望老祖宗。
松鶴堂里,來壽家的已經得了魏紫的通風報信,早早的在正堂門口等著眾人呢!
看著東府的大小主子們都跟著一對新人來了,來壽家的和顏悅色把眾人請到正堂坐下,然後說道:「老祖宗身體初愈,精神頭只夠見大孫女和孫女婿,人再多一些就乏了,曉得你們都是孝順的,一起陪著新人過來看老祖宗,只有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這樣,新人跟我進去,你們就在外頭拜一拜,你們的孝心老祖宗心領了,等身子養好了再聚不遲。」
來壽家的一娘當關,管你侯爺還是侯夫人,說不見就是不見——來了也不見!
東府侯爺吃癟,其實這次來他不僅僅是看望老娘,實則是他奏請五萬鹽引的摺子,被正德皇帝留中不發,雖然不是明言拒絕,但跟拒絕差不多,也就是沒戲了。
東府侯爺傻眼了,他還指望著這五萬鹽引還西府的錢,剩下的還能填平東府錢庫的虧空,這樣東府就能撐到收春租的時候。
現在五萬鹽引成了沒影(引)的事,這可在怎麼辦呢?
東府侯爺想著,解鈴還須繫鈴人,奏請鹽引的主意是老祖宗幫忙出的主意,那麼皇帝不肯批,還需老祖宗出面解決啊。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