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窟窿這種事情,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永遠都填不滿的。咱們不扯遠的,就說大嫂用嫁妝貼娘家填窟窿這件事,這才幾年?連一件珍珠衫都要典當,可見大嫂如今手上有多麼窘迫,咱們家不能步大嫂的後塵啊。」
聞言,西府侯爺有些不悅,「我們又不似大嫂這樣糊塗,去填無底洞。再說了,咱們是借,又不是給。大嫂給慶雲侯府填的錢財,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的。咱們有老祖宗作證,等大哥奏請五萬鹽引,立刻就還了,怎麼能混為一談呢?」
崔夫人說道:「大哥的秉性,你心裡清楚,油鍋里的錢還要撈出來花呢,等他得了鹽引,換了錢,那錢早不知去那裡了,還輪得上咱們。」
崔夫人還有句忍住沒說:連老祖宗養老錢都花乾淨的人,你還指望他還親弟弟的錢?
做夢去吧!
崔夫人一席話說的西府侯爺面紅耳赤,畢竟是自己親哥,被媳婦這樣說,臉上不過去,西府侯爺說道:「我與大哥同出一母,東西兩府,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今德華要出嫁,婚禮若辦的捉襟見肘,我們西府面子往哪裡擱?」
「再說了,即使東府不還這三萬兩銀子,也沒什麼,我們難道缺這點銀子使麼?我們就當是奉養老祖宗、給德華添嫁妝了。你向來是個識大體的,怎麼這都不明白?」
崔夫人見丈夫都說出這種話了,知道自己已無力改變結局,再爭辯下去,會傷了夫妻情分。
崔夫人覺得,像丈夫這樣的男人,不沉迷女色,還能源源不斷的往府里弄錢,她只需打理好家務,維持侯府的體面,從不用操心錢庫的來源,用多少就有多少,這在京城各大豪門世家裡,西府侯爺已經算是好丈夫了。
如果跟丈夫紅了臉,鬧起來,別人只會說她小氣,不識大體。
為了三萬兩銀子,確實不值得。
崔夫人衡量著利弊,強顏笑道:「你說得對,我一時被大嫂娘家送的假貨氣糊塗了,轉不過彎來。且看在德華和老祖宗的份上,我們都要出手幫一幫東府,都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嘛。」
西府侯爺很滿意妻子態度的轉變,說道:「既如此,真是皆大歡喜了,我就知道你不是那等小氣的人。」
於是,西府侯爺去吩咐帳房和錢庫去取錢。
見丈夫出了正院,崔夫人收起了笑容,喃喃自語道:「希望真的就這麼一次救急……」
與此同時,東府正院。
周夫人在暖閣里揀佛豆,揀佛豆心要誠,焚香沐浴就不用說了,最好不沾葷腥,要吃素。
今天是茹素的第三天,周夫人還勉強還能忍,就是肚子沒有油水,揀了一會就餓了。
正在猶豫著要不要破戒,吃些葷的時候,外頭周嬤嬤說道:「二小姐回來了!」
聽說女兒來了,周夫人趕緊放下佛豆,「言華,這個時候回來做什麼?是不是有什麼不好聽的風言風語傳到你耳邊了?別聽她們胡說八道,沒有的事兒。」
「都沒有。」二小姐張言華提著一個小巧的食盒,說道:「太后娘娘派了內侍給老祖宗送些內造的藥丸還有些宮廷內造的點心,老祖宗不能吃點心,就要芙蓉姐姐分給了我們三姐妹,我把我這份拿過來,給娘嘗嘗——這是太后娘娘的恩典,娘可不要辜負了。」
母女兩個經常吵架,但是吵歸吵,得知母親每天茹素揀佛豆,張言華還是心疼母親的,否則也不會巴巴的找理由給周夫人弄來張太后賜的點心。
點心大部分都有豬油,比如酥皮點心——酥皮就是豬油和糖做的起酥烤制而成的。
周夫人就是饞了,一口氣吃了六塊點心,差點噎著,張言華又遞了茶,周夫人一起喝乾,又吃了兩塊,這才停住了,說道:「以前覺得油膩,現在覺得好香啊。」
周夫人是侯門女,出嫁就是侯夫人,從未吃過苦,到了這個年紀,居然把好好的日子過成這樣了,連個酥皮點心都是無上美味。
張言華見母親唇邊還有點心渣,就拿出自己的手帕,遞給母親,指了指唇角,「擦一擦。」
周夫人尷尬的接過帕子擦乾淨。
張言華看著匣子裡的佛豆,「母親每天都要揀一匣子麼?要揀到什麼時候?累不累?」
周夫人說道:「替老祖宗積福報,保佑太后娘娘身體健康、皇后娘娘早生龍嗣,怎麼可能累呢?我不累,每天揀到吃晚飯的時候就揀完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