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坐在吉祥上手,說道:「楊數?剛好和楊樹諧音,真是個好名字。」
吉祥說道:「不只是諧音呢,數也是數錢的數,楊數大哥馬上就要出海坐大買賣去了,將來就是數錢數到手抽筋的大海商楊數!」
楊數忙謙道:「不敢當!不敢當!」
「什麼?出海?」如意一直在頤園待著,對西府這邊的風雲毫無知覺,一下子搞不清楚狀況了。
這時,男客桌和女客桌都在熱烈的聊各自的事情,小孩桌的吉祥也跟如意交代了這幾天西府的風云:
原來,自從花家徹底嫌了花卷,花卷就萌生去意,只是苦於沒有門路,若貿然離開花家,定會被千夫所指,罵他忘恩負義。
鵝姐夫是個厚道人,見花卷如此煩悶,花家如此短視、苛待養子,心下不平,便出個主意:
解鈴還須繫鈴人,當年是張家家廟懷恩觀里的張道士說花家缺親情緣,需要抱養孩子來養緣分。
花家相信張道士的話,於是,鵝姐夫牽線,向張道士介紹了花卷,花卷給了張道士五十兩銀子,要他幫忙說服花家放他歸宗。
張道士收了銀子,當時就有了好主意。
正好這不到了臘月,家家戶戶都要準備過年麼?過年之前,道觀都要給捐過香油錢的香客送桃符,到除夕那天貼在大門兩邊驅邪祈福用。
花家捐過不少錢,於是張道士帶著新桃符去了花家的洋貨鋪子,親自送符。
花大哥和花大嫂熱情接待了張道士,張道士就乘機說,以前抱養花卷是為了養親情緣,現在緣分已經圓滿,如果花卷繼續留在花卷,會影響花家三個兒子的氣運,得把花卷出了宗才行。
其實,花家三個兒子不算蠢,為人也很老實,不闖禍,只是才能、口齒、機變都比較平庸,跟著三少爺當書童,做事還行,不出錯,但就是不出挑,在學堂滿是人精的書童堆里顯得沒有什麼大出息而已。
但是有些父母,總覺得自己孩子千好萬好,如果不夠好,那就是別人的緣故,反正不是自己孩子不好——張道士的話剛好說在了花家夫妻的心坎上!
沒錯,我們三個親兒子都是天縱之才,若不是收養的大兒子奪了我們兒子們的氣運,他們本應該都很有出息的!
花家夫妻就給了花卷五十兩銀子,將他出宗,離開花家,從此另立門戶。
花卷跪下,給花家夫妻磕了三個頭,感謝這些年的養恩,拿著五十兩銀子就走了。
轉手,就把這五十兩銀子都給張道士作為謝禮——這銀子,花卷拿著心裡難受。
張道士隨便幾句話,就白得了一百兩銀子,高興的很,於是順便給花卷取了新名字,說道:「你是楊樹下面得的,又是做買賣的,整天和數字打交道,就叫做楊數吧。且數錢的數也是數,你若叫了楊數,保你發大財。」
於是花卷就改名字叫做楊數。
可光是出宗改名字還不夠,楊數通好幾國語言,有做海商的大志向。
原本,大明實行海禁政策,嚴禁私下對外貿易,只許朝貢貿易,也就是朝廷官方和外國的使團進行納貢似的交易,外國的海商加入外國使團,以來朝貢的名義進行交易。
但是,當今正德皇帝登基之後,為了增加稅收,就鬆動了海禁政策,開始默許大明的商人出海,和外國的商人進行對外貿易。
只需繳納貨物的十分之二,或者等價的稅銀,朝廷就放貨船進入大明的港口,容許通行。
當然,由於海禁屬於祖宗的規定,這個為了抽稅而明顯違反祖宗的做法,縱使年輕的正德皇帝也不敢直接說我要開海禁啊!
所以,目前朝廷一直咬牙不肯明說要開海禁,但是實際上已經默許放開了。
春江水暖鴨先知,做生意,尤其是要做大生意,就必須要搞明白朝廷的政策的真實意圖。而政策,尤其是和經濟有關的,很少直白的給出來,而是需要做生意的商人們自行領悟、覺察,然後根據朝廷政策來調整自己的經營,這樣緊跟朝廷政策的商人,才能覺悟到商機,提前下手準備,將來賺大筆的錢。
花卷,哦,現在該改口叫做楊數了,楊數就是這種商人,他本就是做洋貨買賣的,敏銳的發現了商機,他要當海商,出海做買賣。
可是,做為一個家奴,是沒有出行自由的,沒有主人給的通關文書,家奴連順天府都出不去,何談出海啊!
幸好,一個絕佳的機會來了!
鵝姐和鵝姐夫都認識曹鼎和曹娘子啊!
尤其是鵝姐和曹娘子,兩人當年都是張家西府的小丫鬟時,就已經是手帕交、好朋友了,可以互相吹枕頭風。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