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衛長公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目前幽州一窮二白,到了那裡,除了和親弟弟大眼瞪小眼,兩眼發愁,不如在長安,想法子多往幽州折騰一些人。

你看,這「幽州大建設」不就搞出來了。

八月中秋之後,劉徹就催促這些定下來的子弟出發,莫要耽擱時間。

同時,為了防止他們路上出意外,劉徹還派了一支羽林衛護送他們到幽州,算是補償。

將要開發幽州的「開荒郎君們」:……

同時跟隨他們一起出動的,還有各家各戶準備的上千輛行李馬車跟隨一起啟動,浩浩蕩蕩的一大片,看著都快趕上出征的規模了。

劉瑤看了看規模,覺得讓這群人在幽州待個一兩年,憑藉這些人家裡人的關切和財力,恐怕長安到幽州的大道就能修出來了。

但是這些馬車來回來折騰幾次,這路應該就能壓實在了。

……

劉瑤讓這些人去幽州,磨練他們只是其中一個小目的,重要的是,還是讓他們能幫上劉據,就算在幽州擺爛,他們也要在幽州生活,為了不讓自己活的太苦,還是要在幽州消費,怎麼都有用處。

而且既然是「幽州大建設運動」,肯定不會讓這些人覺得歸途無期,劉瑤建議劉據根據幽州本地的情況,設立一個「打分」,比如,開荒一頃良田得一分,修水庫得兩分、修橋一分、一里城牆一分、殺敵一分……

賺滿一百分或者一千分就可以離開幽州,榮歸故里。

劉徹聽說後,也提了一些建議,劉瑤整合完畢後,就讓人送到幽州。

劉據與身邊幕僚商量了一下,劉徹羅列的那些,他們不敢改,劉瑤提的那些,略微增減,順便設立了積分榜,每旬都貼心地公布結果,積分最高的前三面有獎勵。

劉瑤聽說後,嘆為觀止,這後面她可沒有教,古人的智慧果然不能小看。

自家弟弟看來不用太擔心。

……

十月,劉瑤得到消息,她之前懸賞的占城稻找到了,已經火速帶回中原,作物習性與劉瑤所找一致,據找到的人所說,是他們從一個部落那裡找到的,因為當地沒有邦國,只有夷人部落,不通教化,又不知語言,為此雙方進行了兩次爭鬥,各有損傷,對方傷亡二百餘人,他們傷亡五人,基本全殲對方的戰鬥力,最後對方臣服,表示願意歸順大漢。

劉瑤:……

以現在的時間,越南在大漢人的眼裡,說句「不通教化的夷人」已經是客氣,沒說「野人」算好了。

而且她懷疑也可能因為語言不通,滅了對方的「國」,他們並不自知,畢竟這個世界並不是什麼地方都像大漢這樣千萬人,西域千人都能成國,挪到東南亞,村子規模的國也許也有呢。

不管如何,若真是占城稻,南方的糧食就能更充足一些了。

第158章 沒想到,這還真是個不得了的人物啊!

年底的時候,劉瑤讓人將帶回來的占城稻送往嶺南地區培育,分別在南海郡、合蒲郡設立良禾署進行新稻種培育。

至於幽州,往年除非發生禍事,長安的百姓甚少知道幽州的事情。

現如今,太子劉據去了幽州,朝中達官顯貴大多有子弟送往幽州幫助太子建設幽州,幽州的消息就越發多了,一舉一動都牽絆著朝野不少人的心神。

畢竟送往幽州的那群郎君可是不少家族中的掌中寶。

對於前往幽州的這些年輕人一路上是如坐針氈,惴惴不安,尤其過往與衛家或者太子有仇的人。

比如光祿勛之子徐猛,此人一路上唏噓短嘆,連遺書都寫了好幾封送回去。

光祿勛收到第一封的時候,還能心疼一下,讓人給兒子又送了好幾車的東西,收到第二封的,眉心皺了一下,回信安撫,收到第三封的時候,不理,收到第四封、第五封……心中已經徹底麻木,祈禱太子真能將孩子給揍一頓。

然後等到這些人舟車勞頓,終於來到幽州,看到幽州現狀,有些傻眼。

幽州比他們想像中的還要窮十倍。

太子怎麼能有勇氣來到這裡的。

若是他們沒有將幽州弄好,是不是這輩子都回不去了。

而徐猛下車的時候,看到前來迎接他們的劉據,左腳絆右腳,從馬車上摔了下來,摔得半張臉都腫了,右腿還折了。

看到他摔的如此悽慘的眾人,看了看馬車與地面的距離,紛紛沉默。

怪不得徐猛不願意來幽州,還沒入城,就成為他們中的第一個傷員,這若是長久待下去,恐怕不用太子出手或者外族來襲,徐猛怕是都堅持不到。<="<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