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他已經記不起自己年輕時的那些野望,不過可以肯定,現在的自己是那時的自己不敢想的,現如今,他有了更大的野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縱是蓬萊仙人現世,也要遵循漢律,臣服大漢,否則就是禍患,對於禍患,他向來不會手軟。
「阿父?」劉瑤見他長久不說話,在他面前晃了晃手。
她之前聽聞,人只要一旦喜歡憶往昔,代表心態開始變老,難不成阿父已經到了這個地步。
「坐好!」劉徹眼神警告,垂眸又抿了一口茶,片刻後才出聲,「阿瑤,東萊郡守來報,說看到方士在海上行走,登蓬萊仙山。」
劉瑤眸光微眯,「蓬萊仙山?阿父這般說,還想派人去尋仙山?」
明明這兩年,阿父眼看著對待鬼神之說已經不怎麼在意,怎麼看著「病情」又要復發了。
劉徹:「明歲,朕打算與子夫東巡東萊,去海上一觀。」
「……」劉瑤臉色一黑,沉默無聲的盯著他。
劉徹被她這樣子逗樂,「你放心,朕不會將子夫弄丟,朕也不會被人哄著吃一些仙丹神藥,有子夫在身邊,你難道還擔心朕出事?」
劉瑤眼睛瞪的更大了:……
誰擔心你啊!
還不是因為你將阿母也一起帶去了,你去海上吹冷風,折騰阿母做什麼?
再說,可能只是海市蜃樓。
大張旗鼓地去東巡,實在太費錢了。
劉瑤:「阿父,要不咱們省下這次東巡的錢,兒臣給你在長安建一棟高塔了,讓你能離天空更近些?」
雖說建塔也費錢,可是弄個建築,還能看到結果,給劉徹東巡,純粹是將錢扔到水裡,連個水花都看不到的那種,而且地標建築也有助於提升百姓的自信心和幸福感。
劉徹聞言板著臉,「此事乃朕的旨意,至於高塔,阿瑤既然有如此孝心,朕允了!」
此次東巡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去東萊郡不過是順路。
劉瑤:……
她到底要努力多久,才能該變阿父的觀念。
回想在糾正阿父的這條路上,她算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她花了二十多年,證明了帝王級的固執有多堅韌。
難道要她打不過就加入?
成為大漢朝第一名「國師」?
思來想去,劉瑤都覺得自己不適合吃這碗飯。
反正她身為子女,有的是時間和體力與對方耗。
……
西域諸國使者跟著劉徹見識一番後,對大漢的國盛有了充分的認知,所以對於劉徹提出的邀請諸國王子前往長安學宮求學一事(實則充當質子),也不敢有異議,次年就選送適齡的王子送往長安求學。
對於這些王子,想要在長安作威作福不可能,他們不僅要學漢學,還好遵漢律,不過也不必覺得委屈,若無意外,有大漢為他們撐腰,等他們學成歸國,就算不是繼承王位,也是國內一方權臣。
至於被俘虜的樓蘭王,劉徹看在他態度恭敬,一路上受驚,舟車勞頓,又在萬民面前受降,就不再為難他,讓其回去了。
樓蘭王是被放回去了,可是因為一路連驚帶嚇,沒多久就死了。
就這樣,送來當質子的樓蘭王子沒多久就再就業,成為新的樓蘭王。
元封元年,十一月,太子劉據大婚,西域諸國紛紛獻上珍寶恭賀,劉徹大赦天下。
次年,聖駕啟程東巡,皇后衛子夫隨駕,長公主劉瑤、太子劉據隨行。
聖駕三月啟程,一路東行,於四月到達泰山。
彼時泰山遍山吐翠,山花爛漫,山勢巍峨磅礴,山頂雲霧繚繞,仿佛直入九霄。
泰山封禪,封為報天,禪為報地!
第150章 泰山封禪
封禪,顧名思義,對上天的祭祀與封賞!
夏商周三代都有過封禪活動,之後,就是秦始皇舉行過泰山封禪。
泰山封禪可以說是每個帝王都想要舉行的。
此舉不單單是炫耀,也不是簡單的祭祀,而是向天神與地祇宣告自己的正統,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宣言,對「天命」的確認,證明自己是天命所歸的正統皇帝。
對於劉徹來說,此時此刻的他進行泰山封禪,朝野共襄盛舉。
早在兩年前,劉徹就召喚群臣商議延續秦封禪禮,登封報天,降禪除地。
但是關於封禪的儀禮,經書沒有記載,秦朝就始皇帝有這個經驗,奈何封禪典籍資料遺失,儒生們無從下手,方士們也意見不同,各有各的主意,雙方為此都快要到打起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