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衛長公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張騫出訪西域,開通西域商路後,前往西域的漢使絡繹不絕,攜帶大量的錢帛與珍寶,不少西域國家覺得路途艱險,漢廷兵力無法到達西域,經常發生截殺漢使的事情,尤其在大漢與匈奴打仗的時候。

對於西域諸國來說,漢廷與匈奴都是猛虎,一個在他們身邊盤旋,一個卻在遠方。

漢使的使團經常上百人出訪,路上死傷達到四五成,若是派遣大軍,漢天子肯定捨不得。

這樣的話,在匈奴與漢廷之間選擇得罪一個,壓根不用猶豫。

漢廷距離遠,人傻錢多,不可能派大軍過來,而匈奴就在臥榻之側。

再者漢使往來西域,以天朝上使自居,吆五喝六,要求西域諸國的國王行中原跪拜禮,而且使團出使供應的物資都需要沿途西域各國補給,漢朝只願意賜一些金銀寶器,但是對他們渴求的漢朝煉製的武器甲冑卻甚為吝嗇,壓根不願意給,還想用這些錢帛寶器換他們本土的寶馬。

時間久了,西域諸國的惡意滋長,不過匈奴被收拾過後,加上馬鬃京觀之事,鮮卑、烏桓等族為了討好漢廷,在西域好生折騰了一番,最近兩年漢使漢商在西域的日子比起往年好過的不止一點點。

日子好過了,不代表劉徹不記仇,在他心裡,大漢派使臣與其相交,他們非但不歸附,還趁火打劫,實屬大罪,以前不動手,是他脾氣好,現在有了時間,就是他算帳的時候。

正值有漢使去大宛求來汗血寶馬,不僅被大宛國君拒絕怠慢,還拒絕漢使團隊的補給,漢使離開大宛時,在必經路上遭遇騎兵截殺,所帶錢帛珍寶被掠奪。

大漢使臣命大宛交出肇事者,大宛國王偏偏裝糊塗袒護,西域蔥嶺以東各國也都耳聾眼瞎,一問三不知,消極應對,為了表明自己的態度,拒絕來往漢使進城補給他們日常所需,漢使處處碰壁,衣食住宿沒有保證,只能握著符節露宿荒野深山,努力搜尋食物與水源。

明擺著仗著自身優勢要與漢廷對抗,不管是何緣由,他們自然做出了選擇,就要承擔後果。

劉徹知道後,都快氣笑了,他以禮相待,用金銀籠絡,既然他們更期待匈奴的騎兵,漢軍亦然也能做到,並且讓他們更加恐懼。

元鼎六年三月,由霍去病、曹襄率領的西征大軍開拔,大將軍衛青與劉珏他們坐鎮後方,此次出征的不僅有漢軍,還有東胡等歸附的草原部族作為輔兵,浩浩蕩蕩足有十多萬大軍出征大宛,沿途西域邦國若有抵抗,直接覆滅。

西域諸國聽到消息後,猶如雷擊,沒想到漢天子如此動怒,十萬大軍足以橫掃西域!

大宛國王聽說後,初時心慌,很快就冷靜下來,大宛國有六萬戶,三十萬百姓,控弦六萬騎,一戶一騎兵,他們大宛騎兵自認不弱匈奴,漢軍要想攻打他們大宛,首先要有能力過來,西域環境惡劣,漫漫黃沙,十萬大軍的軍需輜重就是極大的負擔。

這西域就是一張大嘴,不管漢軍多厲害,入了西域後,也會被吞半條命。

所以大宛國王給沿途西域諸國寫信,讓他們莫要慌張,西域地勢得天獨厚,就是匈奴人當年也不敢大舉入侵,漢廷莫不是覺得商路通了,就能掌控西域了。

即使傳聞中的冠軍侯,面對西域,也要認命。

大宛國王自信西域的環境,而劉徹也同樣自信,不過他的自信是則是霍去病、曹襄給的。

他堅信,這世間就沒有霍去病、曹襄打不贏的仗。

……

霍去病清楚打仗是天時地利人和,這次西征是漢軍第一次如此大規模踏上西域的地界,軍需輜重方面的考驗要絕對大於戰鬥,若是後勤保障了,此仗就已經贏了一半。

為了確保方向準確,這次張騫也隨行出戰,對於行軍方向,霍去病、曹襄是謹慎再謹慎,畢竟如果在沙漠迷了路,可不止敗仗的問題,可能因為缺少補給水源,直接全軍覆沒。

為了保障補給,防止被西域小國背刺,所以漢軍先滅了輪台國,再滅了郁成國,在大宛國王毋寡與國內貴族飲酒享樂宿醉未醒時,漢軍猶如天兵,到達大宛。

霍去病、曹襄並未著急攻打,而是讓人斷了大宛的水源,命令將士修整,順便時不時派人散播些消息擾亂軍心。

大宛國王毋寡向烏孫、大夏求救,消息石沉大海,並不是漢軍將使者殺了,相反漢軍允許大宛國王求救,他們倒要看看龜茲、康居那些小國敢不敢為大宛求情。

周圍的小國噤若寒蟬,瑟瑟發抖,龜茲、大夏也不吭聲,並且還給漢軍送了糧草補給,曹襄要給錢,他們可不敢收。

龜茲、烏孫以為憑藉大宛國六萬騎兵,怎麼著也能堅持一兩個月,誰知道僅僅十天,大宛國就破了,大宛國騎兵損失了一大半,大宛國內的貴族為了乞降,將國王毋寡的首級砍了下來,還將國內的好馬搜羅起來通通獻給了漢軍,為了讓霍去病、曹襄滿意,大宛貴族還送了美酒美人,不過讓霍去病、曹襄推給手下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