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庭廣眾之下,他也不好計較。
平陽長公主用大袖遮著唇角,努力憋笑,餘光瞥了瞥下方被忽視的李延年,不在意笑了笑。
李延年笑容有些勉強,聽著上方貴人們說笑,手下的琴聲多了幾分雜音。
等到宴會結束,劉瑤讓人打聽了一番李延年的情況,得知他的妹妹成了膠東王的妃子,因為受寵,他的弟弟李廣利也被膠東王重用。
劉瑤:……
情況似乎沒多少偏差,但是偏差又不少。
現在沒了傾國傾城的李夫人,日後誰知道會不會出現其他夫人,畢竟阿父可不會成為對伴侶忠誠的好男人。
……
在匈奴收拾完後,劉徹開始騰出手開發西南,派大軍南征。
對於南越之地,歷史上對它的說道可多了,秦朝時,秦始皇派大軍苦戰數年,平定「百越之地,設了南海、象、桂林三郡,嶺南地區才歸了秦朝,後來秦末漢初,南越三郡就與中原斷了聯繫,南越國就呱呱墜地。
漢初的時候,眾所周知,一窮二白,又有匈奴這個威脅,壓根管不了嶺南的事情。
高祖腦子靈活,派人與南越王趙坨交涉,讓其臣服,給他極大的方便,趙坨也不傻,表面稱臣,內里當他的土皇帝,表面一家人,內里各論各的。
後面呂后掌權,想要讓南越成為大漢名副其實的國土,就扣押南越使者,禁止鐵器、牲畜運往南越,還破壞南越王的祖墳,南越王一看,立馬恢復帝號,攻打長沙國,將呂后的士兵打的找不到北,漢軍因為水土不服,沒動手就倒了一大片,因為這一番折騰,反而讓南越的勢力越發壯大。
後面文帝登位,開始修復與南越關係,派人出使,南越王也給面子,去了帝號,但是沒有選擇臣服大漢,雙方相安無事,相敬如賓。
到了劉徹這一代,形勢變了,匈奴現今被揍得遠遁西域。塞外胡人紛紛臣服,劉徹手底下有衛青、霍去病、曹襄這些大將,眼看著大漢大一統之勢勢不可擋。
匈奴尚且不能抵擋,南越王就更不用說了。
尤其之前馬鬃五十萬京觀之事傳到南越,就有謠傳,若是南越不臣服,劉徹就會將南越反抗的人也弄成京觀,各種謠言讓南越國內亂套,南越王的權威下降,親漢、反漢兩派斗的不可開交。
南越國內這般熱鬧,自然少不了劉徹的手筆,見南越朝野不穩,他直接拍大軍壓境,先禮後兵,勸南越王入長安,南越王順應趨勢臣服,願意隨漢使入朝。
眼看事情圓滿結束,誰知南越丞相不甘心,起兵叛亂,殺了南越王、太后、漢使,這一下捅了馬蜂窩。
劉徹自然不能繞過他,讓霍去病率領十五萬大軍出征南越,五路大軍出發。
劉瑤聽說後,叮囑霍去病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她就擔心這個大漢外掛折戟在嶺南那塊地方,要知道嶺南地區蛇蟲鼠蟻眾多、多瘴氣,以現在的醫療水平,極易出事。
劉瑤寧願霍去病去西伯利亞,也比去嶺南地區的風險少啊,奈何劉徹已經下旨了。
為此劉瑤只能讓人儘量研製出多種驅蟲解毒的方子,防止意外。
霍去病對此,倒是輕鬆,草原上那般惡劣艱苦的環境,他都能堅持下來了,聽說嶺南地區常年濕熱,雨水充沛,叢林茂盛,他可要好好見識一番。
對於此種想法,劉瑤就給衛少兒、張苒提了一嘴,讓他們好好給他上上緊箍咒。
……
六月底,河東太守上報,說是汾陰有一名巫師叫錦,對方在魏后土祠旁邊得到一個大鼎。
劉徹聽說後,派人前去核查,確定沒有欺詐後,決定讓劉瑤前去迎回長安,以禮祭祀。
劉瑤嘴角微抽,反手指了指自己,「阿父,你確定?我若是去了,這鼎可能就變成假的了。」
劉徹不以為然,「阿瑤,你剛剛才遭受磨難,此番天降奇鼎,朕以為此鼎能給你消災解難,你莫要胡鬧!」
「哈?」劉瑤一頭問號,她遭受了什麼磨難,她怎麼不知道。
難道阿父指的是那些方士、巫士的詛咒。
劉徹無奈,「阿瑤,你此番去汾陰,權當是散心,將鼎迎回長安就好,對你有好處。」
阿瑤不信,他這個阿父卻不能不信,真若是出了事,他此生都無法原諒自己,若是真鼎,由阿瑤迎回,到時候一定能得到皇天后土的庇佑,也能讓那些術士忌憚,少使些巫蠱手段。
劉瑤:……
看來不止她想將阿父糾正過來,阿父也想「糾正」她。
她無語望天,這可真是太樂了。
最終,劉瑤還是聽從吩咐,看看所謂的鼎是怎麼回事。
劉據送她出宮時,劉瑤順便將劉徹給吐槽了一遍。
劉據乾笑兩聲,「阿姊,阿父也是為你好!」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