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衛長公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烏桓貴族一開始還挺開心,覺得劉徹對他們很重視,後面聽說霍去病作陪,臉色一白。

大漢天子也不必對他們這般重視,他們擔心與霍去病吃一頓飯,減壽十年。

霍去病假裝沒看到,笑嘻嘻地向他們拱了拱手,「我一定好好招待諸位!」

烏桓貴族們面上表情更僵了,擠出乾笑,不敢反駁。

劉珏眼含艷羨,她還需要努力,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有霍去病一半的威名。

……

烏桓貴族們到驛站休息後,劉徹允許他們在長安休息三日再返回,好好見識長安的繁榮,意識到草原與大漢的劇烈差距,才能熄滅野心,好好效忠大漢。

烏桓貴族可不敢耽擱,次日就接連離開長安,溜得比兔子還快,看架勢,似乎擔心慢一步就沒了呼吸似的。

第141章 那朕的故事要多潤色戲說一番!

烏桓貴族回去後,腰杆子強硬了不少,恨不得明日就將劉徹、劉瑤所需的京觀弄好,第三天將邊市開了,然後開啟買買買,縱橫草原,當東胡內部的話事人。

但是這個消息對於東胡的其他部族就有些刺耳了,尤其與烏桓有些不對付的鮮卑。

之前大家一起被匈奴打壓,雙方雖然以前是同一個祖宗,但是後來畢竟也分家了,可現在烏桓搶先抱上漢人的大腿,他們落後了一程,這一步慢,步步慢啊。

現在鮮卑雖說也歸順了,他們自認不比烏桓差,別說沒有得到漢天子的召見,連個嘉獎旨意都沒有,待遇壓根不能與烏桓比。

加上烏桓人又在鮮卑人面前嘚瑟,訴說長安的繁華,還有漢天子的重視、連匈奴煞星霍去病都對他們以禮相待。

鮮卑人越聽心裡越酸,越想眼睛越紅,鮮卑貴族們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

烏桓人不是宣揚漢天子看重他們,若是圓滿完成了匈奴京觀之事,就開放烏桓邊市嗎?

反正砍匈奴人頭有錢拿,漢天子也沒有禁止其他部落搶活,他們也要賺錢,他們鮮卑人的勇猛不亞於烏桓。

就這樣,豎年,邊塞稍微暖和時,烏桓人與鮮卑人開始在塞北搶活干,你爭我奪,互相使絆子,讓靜謐了一冬的草原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不過這個熱鬧,是對於看熱鬧的邊塞軍民,對於草原部落,卻是遭了大災,本身遊牧民族骨子裡就帶著掠奪、嗜血,雖說劉徹之前下旨,說只清理不歸順漢族的人,可是在某些烏桓人、鮮卑人眼裡,腦袋砍下來,難道腦門上還刻著「歸順」或者「不歸順」?

為此,之前許多許多捨不得草場的歸順部族為了安全,不得不舉族遷移到邊塞郡城附近,距離邊城有些遠的部落,紛紛在駐地周圍掛上漢廷龍旗,防止被烏桓、鮮卑那些人給偷襲,全族被割腦袋。

看到鮮卑人、烏桓人這般「努力」,之前歸順漢廷的匈奴別部羌族、丁零這些也跟著搶活,想要以此作為功勞,得到漢廷的重用和青睞。

一些匈奴部落信不過漢廷,為了避禍,不敢待在漠北,帶著族人遷移到西域,粗略估算,此番逃到西域的部落大概有二十萬規模,然後鮮卑、烏桓、羌族這些人見狀,也不客氣,既然跑到西域,說明與漢廷不是一條心,根據漢天子的詔令,可以築京觀。

就這樣……

漠北的熱鬧又聯動到西域。

鮮卑族、烏桓族、羌族等人對於搶占西域地盤沒興趣,但是接著清理匈奴人的藉口,趁機撈錢、打劫的心思還是有的,並且還落到實處,有時候順便趁機也撈幾個西域腦袋沖數。

西域的那些小國麻了,他們搞不懂,此事與他們有什麼關係,怎麼會連西域都牽連到,那些鮮卑人、烏桓人是不是看他們過的好,故意趁火打劫。

不管是何根源,但是現今他們西域被那群胡人攪的天翻地覆,連商路都影響到了,三天兩頭就有西域商人向那些西域國王訴苦,說他們被胡人給打劫了,不僅損失了財物,有的連命都保不住。

一次、兩次,還能忍受,可是時間長了,那些人就連國王的商隊都敢碰,而且和那些遊牧民族壓根說不清道理,對方拿著漢天子當令箭,將一切過錯都推到匈奴人頭上,甚至還指責西域各國包庇匈奴人,給漢廷作對。

西域各國聽得差點暈厥。

什麼叫他們包庇匈奴!

他們也討厭匈奴,之前匈奴勢大的時候,他們西域就被壓榨,這點誰也沒忘,哪國沒被匈奴人欺負過,匈奴跑到西域地盤,他們也沒辦法,西域多小國,許多小國壓根打不過匈奴,再說西域太大,不是烏孫、大宛這種大國,也支撐不了打仗,匈奴人隨便壓過來一次,小國就國破家亡了。

西域各國見與那些草原人說不清道理,打又打不過他們,紛紛派使者給邊郡太守送信,讓他們管管那些草原人,邊郡太守嘴上安撫的挺好,說是派人細心查探一番,確認事實,才能向天子奏稟。

烏桓人、鮮卑人、羌人那邊接到問詢後,自然矢口否認,並且還指責西域人包庇匈奴人,若非西域人袒護,匈奴人也不會在西域過的順風順水。

西域國王們聽到回復,氣的幾乎快要吐血。

雙方接著又開始陷入扯皮對罵當中。

這些事也都擺到了劉徹案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