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不是呢,姑母。」劉瑤不以為然,「是阿狙長得好,否則姑母你就是會十八般武藝,也沒辦法將我搶回來!」
「……哈哈哈!」平陽長公主愣了一下,開懷大笑,連連點頭,「沒錯,阿狙長得好,小時候看他那樣子,我還擔心他娶不到新婦,長大後才放心下來。」
劉瑤:……
她小時候其實也以為小夥伴未來會長成肌肉大漢,沒想到長大後雖然個頭高一些,但是也沒太誇張,與小時候簡直兩種畫風。
……
劉瑤入宮後,就去未央宮與劉徹原原本本表達了拒絕。
劉徹看完她調查的東西,斜眼瞅著她,「朕選的人不好?」
這上面是她自己調查的,已經能證明他的眼光。
他身為弟弟,能坑害自己的親姐姐嗎?
劉瑤老實道:「很好。就是不適合姑母。」
劉徹聞言挑了挑眉,「那你給朕挑個適合長姐?」
劉瑤扭頭裝作沒聽見,「……反正此事,我們都不贊成。阿父若是喜歡汝陰侯,你再給他牽個合適的。」
「合適的?除了長姐,朕不知道有什麼人合適他?」劉徹故意難為她。
劉瑤聞言,轉頭瞅著他,「姑母不嫁給他,難道還成作孽了嗎?他想幹什麼,與姑母有何關係?阿父,你到底是站在哪邊的?」
「你啊,學會倒打一耙了,行行,朕不逼長姐,給她時間,若是以後他倆有緣的話,大不了朕再下旨。」劉徹思索片刻,決定先放下這事,將劉瑤招到面前,遞給她一份奏疏,讓她看看,「你對商業經濟比朕了解的多,你覺得這份緡錢令如何?」
對於這份政令,朝野各有主意,已經吵了許久,他信賴劉瑤的眼光,她若是贊成,一定是好事。
「緡錢令?」劉瑤愣了一下,接過奏疏看了看,片刻後,劉瑤合上奏疏,問出了自己疑惑,「阿父,你是不是還打算對匈奴重拳出擊?」
雖然打仗費錢,但是這些年靠琉璃、玻璃、陶瓷這些東西賺了不少錢,西域商路開通後,賺到的錢更是天量,經過這幾次打仗後,國庫的錢雖然不夠多,目前收支平衡,不存在虧空。
現在劉徹還要實行緡錢令,意味著他在不久的將來需要一大筆錢。
「重拳出擊?這說法也沒錯,阿瑤果然聰慧!朕這叫乘勝追擊,讓他們不僅不敢回陰山,就連祁連山也不敢遙望!」劉徹也不隱瞞。
對於這些東西,只要稍微懂軍事的都知曉。
陰山與西邊的賀蘭山、祁連山、大長白山、興安嶺連城一片,此乃上天賜予中原的天然地理屏障,是中原抵抗外族的重要防線,現在拿下陰山,賀蘭山、祁連山也不能缺。
劉瑤:……
看來又是一場大戰,阿父真是精力旺盛啊!
「這緡錢令太重,要改!」劉瑤深吸一口氣,當即反對。
「什麼?」剛剛陷入無限暢想的劉徹唇角弧度一緩,不解道:「為何?阿瑤,朕要錢!」
「對對對,我知道阿父要錢,要不然也不會有這東西,只是阿父,這份緡錢令除了讓你短時間籌到錢外,沒有其他好處,時間一長,你會發現,你能要到的錢會越來越少。」劉瑤無奈。
而且老百姓會鬧脾氣的,打贏了匈奴朝野都高興,理應好好發展,這緡錢令抽的不怎麼高,但是這種抽稅方式太粗獷了,擁有多少錢就抽多少稅,這對商人可以說是重大打擊,她還想等著他們盤活經濟呢。
其實大漢建國之初,重視黃老之學,推崇無為而治,休養生息,所以文景二帝期間,才能出現盛世,加上他們兩個重視民生,才給劉徹攢下那麼大的家底。
若不是有這麼大的家底,劉徹可不敢在竇太后去世後,就對匈奴開戰。
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是再雄才偉略,餓著肚子也沒法打匈奴。
從元光二年的馬邑之戰就是幾十萬規模的大戰,到現在,十萬規模以上的戰役至少有四次,先不提打仗消耗的糧草與武器、戰胄,戰後的論功行賞、軍餉就是海量消耗,這也是朝廷許多大臣不贊同打仗的原因,你不能讓戰士餓著肚子上戰場,還要保證他們賣命的糧餉……
沒錢加稅無可厚非,不加農業稅是漢朝的國策。
民以食為天,如果賦稅太重讓百姓活不下去,就會造反。
所以劉徹盯上商販也正常,畢竟重農抑商也是國策。
而且漢朝立國以來,為了休養生息對商販一直是無稅制度,這也是民間有那麼多豪強世家的原因。
讓他們出血,劉瑤當然贊成,但是怎麼出,還是要講究策略的,總不能直接拿著刀去割他們的肉,這樣不講章法,不僅會傷害工商階層,而且還會損壞大漢的經濟生態。
劉徹:「之前車船稅雖然推廣順利,但是收上來的稅太少了,不如直接按照比例收稅,對朕抽的這些比例,與他們的家產相比,不值一提,對他們沒多大影響。」
「……親愛的阿父,那請你告訴我,如何按照比例收稅,怎麼定價?」劉瑤真不知道他是裝糊塗還是真糊塗,有時候上面一拍腦殼的決定,對下面就是驚濤駭浪。
劉徹板著臉,「自然是由收稅官做主,難道還要讓那些商人自己上報嗎?」
劉瑤想說還不如讓商人自己上報,若是對方不配合,在慢慢加碼,還可以堂而皇之罰款,這樣那些巨富吃虧也認,你這樣一下子就弄到最高檔,讓下面的人一點餘地都沒有,想過後果嗎?
劉徹見她一臉不贊成,當即道:「怎麼了?難道不行?」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瑟瑟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