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衛長公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對了,你們可曾知道陛下不知何時將張騫給就救回來了,估計三四日,就能回到長安。」

「張騫,哪個張騫?」

「嘖……陛下派往西域的張騫,建元二年在河西走廊被匈奴劫走了。」

「張騫居然還活著?」

「活著,聽說匈奴還給他找了一個匈奴妻子,就是平時行動時身邊有兩人監視,好像說之前又逃了兩次,都被抓回來了。」

「嘶……這可不得了,張騫回來了,他在匈奴王庭也四五年,陛下將他救出來,我怕會……」

說話的官員沒敢說完,畢竟都是猜測。

眾人聞言,眉心此刻紛紛能夾死蒼蠅。

韓安國:「之前陛下派張騫出使西域,是想他聯繫上之前的大月氏共通夾擊匈奴,既然人回來了,活繼續干,他來往西域需要時間,若是真能找到大月氏,與西域諸國聯合,我們與匈奴開戰時的壓力會小些。」

其他人微微點頭,雖然對此種說法不報期待,現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至於丞相田蚡那邊,大家雖然對他沒有多少期待,但是勸他去尋皇太后。

讓皇太后勸著些劉徹,舅舅勸不了,母親總能勸得了吧。

田蚡也不想與匈奴打仗,覺得日常送一些美女和財物給匈奴,能免於兵戈,於國於民都是好事,自然也樂意做這事。

皇太后了解劉徹的性子,知道態度不能太過強硬,她這個兒子吃軟不吃硬,於是將劉徹喊到長樂宮,抱著他哭訴一番,旁敲側擊地讓他莫要輕易向匈奴出兵。

劉徹:……

那群官員真是不厚道,折騰個沒完了,明明他都承諾暫時放下了。

於是劉瑤這邊又接收了一波嘮叨。

劉瑤拿著小毛筆在紙上抄寫論語,敷衍地點了點頭,「是是是……他們太過分了。」

「……」劉徹不滿劉瑤的態度,捏住她的小手,「阿瑤,難道你也不信阿父?」

「信啊!我信阿父會打匈奴。」劉瑤笑眯眯地補充道;「朝中的大臣也信。」

現在的狀況,就是朝中的三公九卿了解阿父的性格。

因為太了解了,就造成大家心裡七上八下的,畢竟皇帝想幹什麼,他們作為臣子的,實在不好拉啊。

劉徹表情一滯,有些尷尬地執筆在紙上寫了「匈奴」二字,「阿瑤可認識這兩字?」

「匈奴。」劉瑤字正腔圓地念出來,嫌棄地推了推他,「阿父別搗亂,我抄的字都被你毀了。」

劉徹:……

「咳!張騫現在已經回到長安。」劉徹放下筆,將她拎了起來,抱在回來,「朕送他出行時,他一共帶了一百三十餘人,而今只逃回來五十餘人,」

「張騫已經給朕上奏,他這次回到長安修養兩天後,打算再次啟程出使西域。朕也應允他了。」對於張騫如此看重自己交代給他的使命和重任,劉徹很滿意。

「哦。」劉瑤愣愣地點頭。

……

三月初,離開長安,被困匈奴五年之久的張騫回到長安,他在驛館洗濯一番後,就進宮覲見劉徹。

在回來的路上,救援和護送他的校尉說,此次營救計劃,是陛下身邊一個太中大夫東方朔制定的,讓他好奇,自己並不認識東方朔,對方為何對自己有如此善意。

進入宣室殿,張騫見到了變得更加威武俊朗的陛下,中常侍莫雨與他離開前差別不大,還有一名留著短須,雙目有神,唇角笑意不斷的官員。

對方見他看過來,拱手行禮道:「下官東方朔!」

「!」張騫連忙回禮,「多謝東方先生出謀相救。」

原來這就是給陛下出謀略救了他的東方朔。

劉徹戲謔道:「他只能擔你一小部分感謝,你要謝的人可是另有他人。」

東方朔贊同:「陛下說的沒錯。」

「還請陛下解惑!」張騫著實迷惑,難道還有其他大才參與其中。

劉徹正欲開口,殿外傳來劉瑤清亮的小甜嗓,「阿父,阿瑤來了!」

東方朔眼神示意殿外,「正主來了!」

張騫更加不解。

「阿父」?

來人是陛下的女兒。

陛下最大的孩子今年不是才四歲嗎?

四歲的孩子就能與陛下討論國事了?

就在張騫糾結時,劉瑤已經蹦蹦跳跳進了殿。

大眼睛掃視一圈,阿父、中常侍、東方朔……哦,還有一個陌生人,不認識,看年齡三四十歲,身姿挺拔,皮膚粗糙發黃,看著精神不怎麼好,看他的衣服,似乎身家不怎麼富裕。

難道是阿父從民間尋的人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