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衛長公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而據她所知,這源頭就在這位大儒身上。

董仲舒獻策之後,被劉徹派往江都易王劉非那裡當國相,可惜暫時不能收拾他。

容姜見她面色緩和,低聲道:「這個奴婢沒打聽到,不過陛下經過前兩年,應該長了教訓,不會貿然行動。」

「哼!」太皇太后重哼一聲,「我那孫兒聰慧的很,當然不會貿然行動,只不過我在一日,『無為』就是大漢的國策,要想改,等我哪天入土再說。」

容姜不敢再應聲。

……

其實劉徹對太皇太后十分敬仰與尊重,雖然她掌控朝局多年,可也讓大漢走上正軌,穩定朝局。

不過尊重不代表他贊成太皇太后的一些理政理念。

先秦、戰國採取法家思想,變法圖強,最後秦國推行法家最成功,最終統一了天下,秦嬴政建立了統一的秦朝,也成了第一個皇帝。

但是法家思想可以幫助秦統一天下,卻無法完美統治國家,暴政苛稅,讓百姓民不聊生。

沒能及時調節過來的秦朝二世而亡,怎麼不令人惋惜。

漢朝開國以來,一直是選擇無為而治,奉行黃老之學,一開始朝廷與百姓都窮,朝廷減少干涉,有助於休養生息,減少動亂。

可是經過七十餘年發展,現今的大漢已經與立國時期不同。

繼續追捧無為而治的結果,就是地方豪強迅速崛起,他這個皇帝若是再不管,就鎮壓不住下方的諸侯國了。

同時民間的秩序也是在野蠻生長狀態,沒有朝廷的干涉,許多人在律法的邊緣地帶不停試探,也不利於朝局穩定。

他自然不是真的要徹底摒棄黃老之學,一個最好的、適合社會發展的思想,應該是儒家、道家思想為主,法家為根本,而不是單一選擇,再融合其他諸子百家思想,並不是要爭個長短,就如同朝中局勢,為了平衡,也不能過於寵幸其中一方勢力,要相互制衡。

可惜一直勸不住太皇太后。

每當這時,劉徹就惋惜賈誼英年早逝,若是他還在,自己肯定更加事半功倍。

第7章 看來她家親爹甚為富裕,以後可以盡情宰了。

對於太皇太后與劉徹之間的理政之爭,劉徹苦悶時,也曾抱著劉瑤吐槽過。

劉瑤聽得直打哈欠,她現在是小孩子,幹嘛要折磨她。

劉徹:「阿瑤,你覺得阿父做錯了嗎?」

劉瑤揉了揉眼,努力吞下哈欠,「阿父沒錯。」

劉徹接過中常侍的帕子給她擦了擦眼角,「我看你壓根不懂。」

「阿父!」劉瑤聞言,小臉頓時一繃,嚴肅道:「求仙問道容易長歪,你可不能亂想。」

劉徹一頭黑線,抬手輕輕捏住她的小鼻子,「說什麼胡話呢!」

黃老之學豈能和求仙問道混為一談。

「……阿父,壞!」劉瑤瞪大眼睛,小手使勁掰扯他的大手。

本身劉徹也沒有用力氣,一下子就將他的手給拽下來了。

劉徹見她氣呼呼的模樣,好笑道:「小小年紀,氣性真大!」

「……呵呵!」劉瑤聞言,齜起小米牙,衝著他冷笑兩聲。

劉徹見狀,大手再次蓋在她的頭頂,促狹道:「再這樣,小臉可就不漂亮了。」

劉瑤傲嬌地扭頭道:「彼此,彼此!阿父也氣性大!」

劉徹眉心一跳。

他搞不懂自家公主為什麼會喜歡說「彼此彼此」,經常不分場合用,讓他頗為頭疼。

……

第三天,曹襄跟著平陽長公主雄赳赳,氣昂昂地進宮,還帶著一口大箱子。

劉瑤看著滿箱的金子,小嘴半張著,聽說這些是曹襄往年收到的一半金子,面色詫異,看著面前一臉真誠大方的小胖崽,有些尷尬地撓了撓臉。

這東西她可不能收,總覺得欺負小孩子。

見劉瑤不收,曹襄頓時焉了吧唧的。

劉瑤踮腳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我有阿父呢,不缺錢。」

曹襄小臉鼓鼓的,「你都分我一半了,我也分你一半。」

劉瑤小手一攤,「那等你幫到阿父,拿到賞賜再分我吧。」

她將金子分享給他,也是按照小朋友的交友法則。

曹襄:……

劉瑤沒想到,他真聽進去了。

本人屁顛屁顛地跑去未央宮,跟在劉徹身後,想要幫忙。

劉徹也有心逗他,讓他幫忙搬竹簡、研墨。

劉瑤聽說後,也跑去未央宮去看熱鬧。

她要譴責阿父僱傭童工。

到了未央宮,就看到曹襄抱著一卷竹簡跑的是虎虎生風,宣室殿的通風口已經堆積不少竹簡,身邊跟著一名內侍用手臂半護著,防止他摔倒。

小傢伙是幹勁十足,即使額頭冒著細汗,速度也不減。

曹襄見她來了,一下子衝過來,「阿瑤,你來了。」

他指了指地上堆積如山的竹簡,樂呵呵道:「舅父說了,我幹完這些,他給我一百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